追随马可middo;波罗的脚步:探惊世疑团!

导读:马可·波罗来华事件一直以来备受争论,很多史学家认为:马可波罗来华事件纯属捏造,或者说他的著作《东方见闻录》中记载的诸多事迹多有夸大 。本期小编将给大家带来专家的相关解读 。
七百年前,一个威尼斯年轻人踏上旅途,在二十四年的漫长历险中,探索了最遥远的异域国度 。他的游记《东方见闻录》改变了历史的轨迹,使他成为了传奇人物 。然而,也有一些人说他是个骗子 。几百年来,马可·波罗激励了无数后人,却也受到了诸多质疑 。
这位跨越大陆的伟大探险家、是否亲眼看到过书中描写的一切?他是否真的到过中国?七百年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麦克·山下重走了当年马可·波罗走过的道路 。本文是他同大英图书馆博士弗朗西丝·伍德的部分对话 。
网络配图

议题一:路线
伍德:马可·波罗应该是从威尼斯一路前往北京,而后继续在中国旅行 。根据这样一本游记,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可以照着其中所写的路线,一站一站地前进 。但仔细阅读之后,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这不是一本可以直接参考的旅行指南 。
山下:他在书中提到的两地距离,有些极为精准,有些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在旅行归来大约二十年后才写下了这本游记 。现实的场景与他所描述的完全吻合,而且,恰恰都是在他所说的地方找到的 。
议题二:马可的描述
伍德:人们很早就开始怀疑马可·波罗 。首先,大家不相信中国真的像他所写的那样幅员有那么辽阔 。到了十九世纪,人们开始质疑,是不是真的能按他给出的时间从甲地走到乙地 。我想,要是把几百年来人们提出的疑点累积起来,你会发现,马可·波罗的确很值得怀疑 。
山下:昨天晚上,我重读了《东方见闻录》中有关他在敦煌那段时间的经历 。文字与现实的相似让我非常惊讶,而且,不仅仅是相似,他极为精确地描述了一场杀羊的仪式,其目的是保佑儿女平安;这跟我们在婚礼上看到的情景一模一样 。
议题三:书中遗漏
伍德:书中有一些严重的遗漏,让人打心底里怀疑他写的是不是亲身的经历 。比如说,他根本没提到使用筷子,也没说喝茶 。虽然替他辩护的人会说这是因为他不喜欢喝茶,他是意大利人,也许更喜欢喝葡萄酒 。他在中国应该会看到女子裹脚,但书里也没提 。我认为,这些遗漏都是问题 。
山下:怀疑马可·波罗的人提出的一个主要论点、就是他没说起裹脚的事 。不过,我认为书中其实讲到了这个问题:描写女人的步态时,他说那是非常秀气的步子,前、后脚之间的距离、和一根头发丝差不多 。我觉得,这正是在描写裹脚的妇女如何走路 。还有一点,由于当时的女性都穿着长裙,马可不可能看到她们的脚 。所以依我看来,虽然没有直接看见,但他的确谈到了裹脚的女子 。
刘教授:在蒙古人的朝代,蒙古人的地位是最高的,他们是统治阶级 。像马可·波罗之类的外国人都属于第二等人 。而北方的汉人和南方的汉人分别被归为第三等和第四等 。很多像马可·波罗这样的人,通常只跟同一等级的人来往,这很正常 。马可很少与等级比他低的汉人来往,难怪没学到多少汉人的习俗 。
网络配图

议题四:史料记载
伍德:我认为,有关马可·波罗的最大疑点,是他没有出现在任何汉语或蒙古语的史料中 。当时中国的官僚体系极为庞大,一切大小事项都会被记录在案,每个城市的每一任地方官,每一个小官吏都不会被漏掉,但马可·波罗一家压根儿没出现过 。文献中记录了其他欧洲人,却没有马可·波罗 。两百年来,中国的、欧洲的历史学家都在竭力寻找,结果一无所获 。这是一个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