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对外战争的10位英雄都有谁?( 四 )


裴行俭出身士族家庭,其裴家自两晋时代就为名门望族 。自晋至唐,裴家人中担任过将军职务的就有237人,堪称是军事世家 。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背负家族的荣誉,裴将军不辱门庭,以其赫赫战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富有戏剧性的是,裴行俭的赫赫战功是因为一场冤案成就的 。高宗年代,因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他遭武氏人诬陷,本该入狱,但唐高宗惜才,于是将其贬为西州(今新疆吐鲁番)都督府长史 。也正是这一判决改写了裴将军一生的命运,使他由碌碌无为的京官成长为叱咤中外的战将 。
裴将军第一次独立指挥的重大战役就是破西突厥之战,此前唐朝虽多有征讨,但吐蕃此时也将触角伸向西域 。西突厥开始转投吐蕃,与唐朝分庭抗礼 。而此时唐朝属国波斯被大食所灭,更使得唐朝外交雪上加霜 。裴行俭却抓住此机会,假意护送波斯王子归国,却在半路杀一个回马枪,率重兵痛击西突厥,一举歼灭西突厥反叛势力 。并俘虏其可汗 。此战功业堪比李靖夜袭阴山之功 。自此,西突厥被迫西迁中亚,基本放弃了与唐朝争夺西域的企图 。
此后,裴将军就将毕生的心血投入到与突厥的战斗中,镇压东突厥反叛,打击突厥残余势力,其所到之处,突厥尽数平定 。有力的巩卫了大唐的边疆 。使突厥几十年不敢骚扰,直到武则天后期,才又侵扰中华 。裴将军本人也病死于征讨西突厥的行军路上,享年64岁 。
7.王忠嗣
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 。唐朝名将 。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封清源县公 。
开元时代是唐朝的又一盛世,中国的文治武功在这一年代几乎达到了顶峰,而王忠嗣就是这一时期杰出将领的代表 。
王将军祖上同样为世族家庭,初唐著名诗人王维即为王将军先祖,其家族人物也多为文官为主 。这一点与裴行俭将军家族多有不同 。然而王将军却可算是其家族的一个特例 。自小其父亲就希望其舞文弄墨,做一个文官,谁想王将军却酷爱军事,成为大唐一代将星 。
王忠嗣九岁丧父,其父王海宾战死在反击吐蕃入侵的松州保卫战中,被追赠为左金伍大将军 。在其葬礼上,唐玄宗遇见了时年九岁的王忠嗣,甚为喜爱,称赞说“此子有冠军侯之貌 。”并接进宫来陪太子读书 。自此平步青云,但也许是因为幼年的家门不幸,王将军养成了谦逊谨慎的性格,因此深得皇帝喜爱 。
王将军初出茅庐的第一战是开元十八年的玉川战役,此战前王将军侦察得知吐蕃大赞普正在玉川检阅军队,于是率300骑兵星夜出击,结果斩首千人,俘获牛羊万头,俘虏4000多人,吐蕃赞普仓皇逃走 。此战堪比霍去病800骑兵夜袭匈奴之战,而此时的王将军也与霍去病一样,只有18岁 。可谓是少年英雄 。
而王将军第一次指挥的大规模军团做战则是开元二十六年的北伐契丹之战,自武则天征讨契丹失败以来,契丹势力日益强大,大有和唐朝分庭抗礼之势,唐朝五次北伐皆败,武则天还曾下令征全国囚犯组成军队讨伐契丹,依然是劳而无功 。王将军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与契丹在桑乾河进行会战,三战三捷,打的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契丹可汗只以身逃,不久被部下杀死,契丹36部尽数投唐,从此几十年不敢作乱 。从此唐朝威行漠北 。
此后,王将军担任陇右节度史,身处抗击吐蕃的最前线 。天宝元年,王将军集中优势兵力发动了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接着乘胜追击,在积石会战中将吐蕃残部全歼 。并俘虏了8000依附吐蕃的吐谷浑军 。这是一次惩罚性的自卫还击战,吐蕃在青海甘肃交界处设置的堡垒几乎被全部摧毁,死伤数万人,两个王子战死,重要战略盟友吐谷浑降唐 。此战是对吐蕃的沉重打击,自此,吐蕃在青海地带对唐朝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其对河西地带的威胁已基本解除 。之后,王将军行军千里增援小勃隶,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并在此战中大胆提拔了当时还是青年将领的李光弼郭子仪,后虽小勃隶再次叛乱,但大食慑于唐军军威再不敢出兵 。王将军戍守边境几十年,有力的拱卫了大唐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