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世祖司马错论伐蜀,司马迁《史记》是怎么记载的

《史记》是一部通史,其地域范围不仅包括中国,还囊括了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 。因此,在有限的篇幅中,司马迁对于成都历史文化的记述不可能是面面俱到,而只能是重点突出,写下了成都历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
司马错学属纵横家 。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 。其后事迹不详 。
司马迁老祖辩赢张仪
“蜀国”由此变为“蜀郡”
成都作为古蜀国的都城,其历史原本属于古蜀文明的范畴 。在成都平原上,经过蚕丛氏、柏濩氏的酋邦时代后,至鱼凫王始建立了古蜀王国 。鱼凫王朝之后,成都平原上又依次经历了杜宇王朝和开明王朝 。开明五世时,古蜀王国的都城由郫邑迁入成都 。从酋邦而国家的数千年间,古蜀文明自成一脉 。但是发生在秦惠王二十二年(前316年)的秦蜀之战却彻底改变了古蜀历史,也改写了成都的历史 。
话说末代蜀王开明十二世有一个弟弟苴侯被分封在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部) 。但苴侯私下与巴王交好,与蜀王不合,双方在公元前316年爆发战争 。可笑的是,交战双方又都向秦告急 。秦惠王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机遇,但在具体方针上犹豫不决 。大将司马错主张顺势而攻蜀,连横家张仪则力主全力伐韩,问鼎中原 。秦惠王倒是很聪明,他特意主持了一场说辩论赛,辩题是“攻蜀利弊论” 。
《史记·张仪列传》记载了这场特殊的辩论的场面和各方的辩词 。张仪先说,蜀(成都)并不重要:“蜀,西僻之国而戎翟之伦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现在放着天下的朝市不去争,偏要去打蜀地,这与王业岂非背道而驰!言下之意,蜀中地理偏僻,文明落后,与戎狄无别,秦国发兵攻蜀,即便赢了战争,也无名可得,无利可图 。乍听上去,张仪说得倒也有几分道理 。紧接着,司马错提出了与张仪针锋相对的观点,他说蜀虽西僻之国,境内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但也算得上是“戎翟之长”,是西南诸侯群雄之首 。蜀中内乱,实在千载良机,为秦找到了战争的借口 。况且,以秦攻蜀,如同豺狼逐群羊 。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蜀的土地和金银财宝,既利国又利民 。至于张仪说的无名,司马错也不赞同 。秦攻蜀是应苴侯之求,有“禁暴止乱之名”,天下不仅不会以为秦朝贪婪、暴虐,还会觉得秦有功天下,实乃名利双收啊!总之,攻蜀易而无隐患,攻韩、劫天子,则成不义之名且有战败之危!对于君王来说,凡事不过得失二字 。司马错的分析句句说到了秦惠王的心坎里 。
其实司马错和张仪在军事上的意见相左,说到底是二人对于蜀的地位和价值认识上有高低之别 。战国时期,纵横之士以三寸不烂之舌搅动天下,或战或和往往在于唇齿之间 。而张仪又是这一特殊群体负有盛名的辩论家 。但在这次争辩中,张仪在见识上实在不及司马错 。经过激烈的辩论,秦惠王认为司马错所言更符合实际,也对秦国更有利,司马错获得本场最佳辩手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这里时,是颇为自豪的,因为司马错正是司马迁的八世祖 。对于由其祖建议并发动的这场战争,司马迁自是了然于心 。
公元前316年,是成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时间点 。这年秋天,秦惠王派遣司马错、张仪等率军从石牛道攻入蜀地,开明十二世大败,秦军直下成都 。开明王在逃至武阳(今四川彭山)时被秦军追杀 。蜀太子逃至白鹿山(今四川彭州) 。古蜀王国灭亡,秦设蜀郡 。对于成都平原来说,从国家而变为一郡,成都由蜀都变为蜀郡治所 。从此,不管秦在蜀地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蜀(成都)已经在事实上被纳入到更宏大的文明体系之中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 。对于当时诸侯纷争的天下大势来说,秦攻蜀,进一步打破了诸侯间原本的势力均衡,对秦朝扫平六国,一统天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成都的战略地位,司马迁也是承认的,“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因此,公元前316年发生在成都平原上的一场战争,无论是对于成都历史还是中国历史,都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年份 。如果没有《史记》这般丰富、准确的记载,人们对于这一历史节点的认识将不会如此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