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是什么梗

最近 , 费玉清的《一剪梅》在海外音乐平台Spotify上非常受欢迎 , 在芬兰、挪威、瑞典和新西兰都取得了前三的成绩 。其中 , “雪花飘飘 , 北风飒飒”这句话也成了海外抖音TikTok的流行语——“薛华飘飘北潇峰萧” 。
据knowyourmeme网站介绍 , 这个梗的来源是2020年3月底流行的Instagram视频《亚裔男子在雪地里唱歌》 , 视频中的歌词立刻成为了一个梗 。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Stem , 对应于英语中的“meme” , 也被翻译为finding mother、meme等 。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 , 寻母是一种文化传递或模仿的单位 。“就像基因在基因库中通过精子或卵子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来繁殖一样 , 寻母在寻母池中通过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的过程来繁殖 , 这个过程可以称为广义的模仿 。”
我们为什么会被梗吸引 , 为什么会喜欢玩梗?道金斯认为 , 当一个活的茎被移植到“我”的心脏时 , 它就把“我”的大脑变成了它的宿主 , 成为了传播的工具 , “就像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上的遗传机制一样 。”同时 , 在重复的过程中 , stem也在吸引我们自发地创造、演绎和传播、讨论和解构一切 。另一方面 , 玩梗也是我们属于某个圈子 , 有一定地位的标志 。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茎可以通过模仿进行自我复制 。但就像能自我复制的基因并不都擅长自我复制一样 , 有些梗比其他梗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个过程类似于自然选择 。道金斯看到 , 能够提高茎的存活价值的特性与复制基因的特性是一样的:长寿、多产和精确复制能力 。
“切个李子”在国内市场已经证明了它的长寿 。抖音上的一些亚洲网民要求父母念出“雪花飘飘 , 北风飒飒”这句话 。结果很多家长一看到就直接唱了 , 可见费玉清1983年那首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道金斯给出的另一个例子是《友谊地久天长》 , 他觉得它萦绕在人们的脑海中 , 尽管它可能会持续几个世纪 。
当然 , 很多梗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 。对某些梗来说 , “生殖力比寿命重要得多” 。如果我们回顾十年前——根据百度百科 , 2010年的网络流行语包括“浮云”、“给力”、“李刚”、“雅礼”、“范比”等 。 , 很多都已经过时了 , 但那时候 , 满大街都是人在用这些词 。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也看到了词干具有精准的复制能力 , 但同时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 , 内容会符合不同传播者的需求 , 会做出一些混血儿 。这样传下来的词干 , 不会一直逐字逐句的复制 , 而是会受到不断的突变和相互混合的影响 。
费玉清和陈彼得是《剪梅》的创作者 , 但如果传播这些内容的抖音用户不知道陈彼得是谁 , 这并不重要 。原始来源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 用户正在生产内容 , 并自发地创建内容 , 改变语义 , 并向内容中添加内容 。他们将《剪个梅》浓缩成《薛华飘飘》 , 从而进入网络流行文化序列 。起初 , 一位外国博主翻译了这句中文歌词的意思——“雪落风吹” , 意思是下雪刮风 , 表达了身处困境 , 无能为力的意思 。“薛华飘飘飘北”成了梗 , 人们一般的用法是“暗恋有男朋友 , 薛华飘飘北”“月底没钱花 , 薛华飘飘北冯笑笑小” 。但在流传的过程中 , 逐渐获得了另一种意义 。比如 , 当你厌倦了某件事 , 你的朋友总是抱怨游戏难玩 。你也可以回复“薛华漂漂北冯笑笑” 。类似二次创作的裂变式传播 , 给这个梗带来了新的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