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和他父亲的交谈中有什么秘密?你本该与贼拼命!

距离李自成攻破北京还有十数天的时候 , 阁臣首辅陈演和魏藻德为了不担“卖国”嫌疑 , “碍于名节” , 屡屡阻挠崇祯即调宁远前线关宁铁骑入京勤王 , 在吴三桂都已表示可撤的情况下 , 一群高官依然推委不已 , 谁也不肯动笔“拟旨”未来担负骂名 , 不得已下 , 提出个逃避责任的最佳折中方案:请吴三桂之父吴襄晋京召对 , 请崇祯与之商讨战计 。
这时候 , 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快逼近京城 。
崇祯问吴襄对要求关宁铁骑勤王的看法 。
“祖宗之地 , 不可弃 。”
崇祯安慰说这是自己的想法 , 与他父子无关 , 同时追问:你觉得令郎可以退敌吗?
吴襄放肆地吹嘘如果李闯敢来犯 , 臣子三桂定能将其生擒活捉 , 同时解释说过去左良玉和孙传廷之败概由兵数上的不见优势 , 这对于辽东兵不是问题 。
那么 , 卿父子有多少兵?
吴襄猛然惊醒到崇祯的用意 , 立时不敢再吹下去 , 乃伏地认错说:名册八万 , 实则三万 , 余数概为空饷 。
崇祯追问:三万人战力怎样?
【吴三桂和他父亲的交谈中有什么秘密?你本该与贼拼命!】吴襄进一步退缩:三万人也并非都是战士 , 真正能上阵搏杀的 , 只有三千人 。
崇祯质问:三千人如何搏杀百万众?
吴襄诡称:这三千人非普通之众 , 平日都是臣与三桂以细酒肥羊纨罗绸绫养出来的 , 所以都是一当百的死士 。
崇祯问 , 那么要调动的话 , 饷银多少?
吴襄答:百万!
崇祯惊问原由 , 吴襄镇定作答:此三千兵在外皆有地产 , 是否需要补偿?目前屡有欠薪 , 是否需要补偿?家属十数万 , 是否需要迁入内地?放弃宁远 , 关外百姓数百万是否该迁入关内?
崇祯不得不承认自己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了 。
朝廷众臣依然在争论该不该放弃关外调宁远铁骑入京 , 内阁始终拖延迟滞 , 两次封驳皇帝的调兵圣旨 , 直到三月四日 , 崇祯才终于经内阁通过下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 , 进京勤王 。关外的吴三桂父子日行数十里 , 十六日才入山海关 , 等到二十日到达丰润时 , 北京已经陷落了 。
吴三桂比起他的父亲来倒是有着武人的忠义 , 在留京的吴襄迅速投靠农民军后 , 吴三桂对父亲的劝降信答复说:你本该与贼拼命 , 差一些也该自杀报国 , 使我有戴孝号哭为你报仇的动力 , 现在你选择投降 , 那么 , 即便将来贼人把你绑在大锅旁来劝诱我 , 我也不会顾及了 。
巧嘴的吴襄真的在吴三桂借得清兵攻到北京时被李自成绑在了城楼上作为要挟的筹码 , 吴三桂抽箭射杀看守士卒 , 暴怒的李自成下令杀死吴襄及其家属三十余口 。
老狐狸吴襄倒是在那个短暂时刻为儿子赢得了短暂英名 。
满清的顺治帝曾经在祭扫崇祯墓(思陵)时失声痛哭说:
“大哥大哥 , 我与若皆有君无臣!”
谙熟明亡始末的顺治自有他的苦衷 , 但也是代替崇祯道出了内衷 。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 , 李自成军东至高碑店 , 西抵西直门 , 攻城战已经开始 , 崇祯照例早朝 , 一班高官显贵懒散而立 , 面对皇帝诘问默无一语 , 愤怒至极的崇祯蘸水在案写下十二字 , 之后以袖抹去 , 身旁的司礼太监王之心只看见了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