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的抗清复国机会,竟断送在这位民族英雄手中

曾经有一个光复大明、再造乾坤的机会摆在面前,他没有能够珍惜,直到功亏一篑,他才后悔莫及 。
北伐南京夺取天下,这是上天留给郑成功最好的一次机遇,但是很可惜,他没有抓住机遇 。
梦想,只差一步
【明朝最后的抗清复国机会,竟断送在这位民族英雄手中】1644年,大明王朝在农民军的冲击下崩溃 。紧接着,清军趁机入关,迅速占领北方,开始了马不停蹄的统一天下之路 。
崇祯自缢后,远在南方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建立南明政权 。但是此时的清朝已经绞杀了农民军,势头正猛 。紧接着,清军如高屋建瓴,在1645年消灭福王政权,明朝的反攻再次遭遇失败 。
福王政权灭亡后,唐王在福州称帝,接过了反清的大旗 。虽然地盘被清军压缩得只剩下闽浙等省,但是唐王有“闽海王”郑芝龙,这位海商有着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海军力量,是东亚地区海洋的主人 。
可惜的是,郑芝龙至始至终都是以商人的思维取势,见清朝如日中天,便主动投降了清朝,这对南明特别是唐王是一个极大打击 。
同样痛心的还有他的儿子郑成功 。
这位热血青年在忠孝之间最终选择了以身许国,尽管当时的南明已经是苟延残喘 。郑成功苦苦劝说父亲但无济于事,于是毅然和父亲决裂,和叔叔郑芝豹收罗郑氏旧部,在东南沿海继续抗清 。
此时的清军在消灭唐王政权后,又迅速绞杀了桂王等政权,江南全境基本沦陷 。
所幸,由于清朝游牧民族起家,海军在很长时间都是弱项,因此对于活跃在东南沿海的郑成功,清朝无可奈何 。
和清朝的无可奈何相对,郑成功却相当活跃,频繁攻取清军沿海防守薄弱的据点 。
1648年占同安,1649年占云霄,1652年和1654年两攻漳州,1655年占舟山,1656年克广东揭阳、普宁、澄海、闽安镇等地 。逐渐将闽、浙、粤三省海域发展为抗清根据地,此时的郑成功成为明朝遗民的最大希望 。
依靠强大的群众号召力和沿海人民的大力支持,郑成功逐渐壮大 。于是他踌躇满志,将目标定在攻取南京 。
南京,六朝形胜之地,大明王朝的第二首都,自是有极高的价值 。而且占领南京,就切断了江南和北方清朝的联系 。二百年后的英国军队就是通过攻打南京,让自大的道光低头议和 。而且南京地势险要,占领南京可以控制半壁江山,并以此为跳板继续北进 。
1658年,郑成功利用清军主力西调对付桂王时机从舟山进攻南京,无奈遭遇台风,进攻计划搁浅 。
1659年,郑成功再次北伐,大小舰船3000余艘,兵马10余万的郑军 。首先攻占定海并全歼了清军定海水师,焚毁船只100余艘,消灭了清军的海上力量 。而后沿途联系搜罗前明降将,越过吴淞口、江阴、镇江等,最后到达南京城下 。
彼时,郑军雷霆万钧,势在必取,而清军刚逢败仗,士气低落,攻取南京的胜利似乎在向郑成功招手 。
然而经过了长达一个月的对决后,郑成功却兵败南撤,失去了一次挽救大明的绝佳机会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性格有欠缺
郑成功很热血,很爱国,也很会带兵,很会经商,是个厉害角色 。
然而,他的家庭环境以及后天阅历造就了他不完美的性格 。
也许这当时并不明显 。但是成败往往就取决于我们不注意的小细节:
尚未接敌,便已轻敌 。这也许就是郑成功失败的关键因素 。
不过这不能怪郑成功,在那个时代,汉人眼里,清朝始终是蛮夷暴发户,他们的层次和汉族没法比,汉人眼里他们的成功也有了投机取巧的成分,不足为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