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谓风流才子唐伯虎,殊不知实际上风流才子其实也缺钱

“吴门四家”中,唐寅与仇英在绘画师承和艺术追求上有更多相似之处 。尤其在师资传授方面,两人都曾师事过周臣,明姜绍书《无声诗史》记载:“唐六如画法,受之东村 。”徐沁《明画录》载仇英:“初执事丹青,周东村异而教之 。”可见周臣是两人的共同业师,周臣所擅长的“院体”画风,对他俩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
周臣,字舜卿,号东村,姑苏人,约生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卒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享年八十余岁 。师从本郡陈暹,是位职业老画家 。
他擅长山水、人物,布局缜密平稳,主宗南宋“院体”,受李唐、马远影响最深,并汲取宋元多家之法,形成自身风貌,山峦雄峻,用笔尖劲严整,墨色浓重沉着,反映出“行家”的深湛功力 。山水画代表作有《春泉小隐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裴春泉隐居小憩的情景,构图以近景为主,主体突出,树石勾皴刚健硬峭,状物准确严谨,山石斧劈皴用浓重水墨,呈浑厚之势,这些都显现出“院体”特色;同时又布置清旷的远景,根据物象施以刚柔、轻重不同的笔法,人物屋宇作淡墨轻色,这些又汲取了某些文人画之法,从而呈现自身面貌 。《山斋客至图》轴(上海博物馆藏)采用高远布局法,近景和远景造型坚实明晰,中景则虚化朦胧;近冈和远峰运用方硬的小斧劈皴和刮铁皴,表现出嶙峋坚致的石骨,远岸丛树和云霭,又以浓淡的水墨点染晕化,颇类米点云山 。全图疏密有序,严整中见虚灵,既脱胎于南宋“院体”,又融人北宋李、郭和文人画的表现手法 。周密雄劲而又清旷秀美的风格,既得到行家的肯许,也为当时文人所推崇 。
周臣的人物画也功力精深,造型洗练准确,用线劲健流润,神态真实生动 。代表作品有《流民图》册(分藏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和檀香山美术馆),描绘了二十五个流民乞丐,无论老幼病残,艳丑贤愚,均栩栩如生,如徐沁《明画录》所评:“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 。”此画的创作意图,自题曰“警励世俗”,即要唤起世人的仁爱之心,怜悯周济这些流离失所、无奈乞食度日的流民,实际上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尤其是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此类风俗画在明代堪称绝无仅有 。
唐寅坎坷的经历
(一)少负才气
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三月四日,唐寅生于江南秀丽繁华的苏州,因此年干支为庚寅,生肖属虎,故取名为寅,字伯虎,复字子畏 。
唐寅父亲唐广德是一位商人,“贾业而士行”,在城内吴趋坊开一家小店,可能是肉铺酒馆,故唐寅自谓:“计仆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涤血 。”唐寅自幼聪慧,父亲为使他日后发达,专门请了举业师 。但他生
性顽皮,不受管束,经常与小朋友嬉玩打闹,并喜与轿夫、杂役、屠夫、小贩等下层人厮混,如他《与文徵明书》中自述:
“昔仆穿土击革,缠鸡握雉,搀杂舆隶屠贩之中 。”
唐寅在青少年时代,相继结识了文徵明、张灵、都穆、徐祯卿等人,成为至友 。然其行为依旧放荡,故与性格旷达不羁的邻居张灵最为相得,两人尝裸体打水仗 。“赤立泮池中,以手击水相斗,谓之水战 。”两人同游虎丘,于可中亭中吟诗骗酒喝 。与风流才子祝允明也甚亲昵,唐、张、祝三人曾在雨雪中扮成乞丐,鼓节唱“莲花落”,得钱后沽酒野寺中痛饮 。唯文徵明为人稳重,不苟言笑,对唐寅时加规劝,二十五岁曾作《简子畏》诗,描述唐寅当时行径:“落魄迂疏不事家,郎君性气属豪华 。高楼大叫秋觞月,深幄微酣夜拥花 。”唐寅十七岁始作画,为周诒之母作《贞寿堂图》卷,后纸有沈周题记,其时当与沈周结识 。十八岁时,他也为沈周所绘《王鏊壑舟图》题诗 。此时期主要从沈周学画,故早年画风颇受沈氏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