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谓风流才子唐伯虎,殊不知实际上风流才子其实也缺钱( 二 )


唐寅于十九岁成家,娶徐廷瑞次女为妻 。依仗父母供养,生活安逸 。然在二十四五岁时,家庭连遭不幸,两年内“父母妻子蹑踵而殁,丧车屡驾,黄口嗷嗷” 。出嫁不久的妹妹又意外死去,家道顿时衰败下来 。不善理财的唐寅,陷入穷困潦倒的困境,不到一年就头生华发 。二十六岁有《白发诗》悲叹:“清朝揽明镜,玄首有华丝,苍然百感兴,两泣忽成悲 。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衰?夭寿疑天,功名须壮时 。”但他狂放不羁和玩世不恭的本性,仍使他不忘苦中作乐 。失去父母管束的唐寅,依旧与朋友诗文聚会,饮宴终宵,并参加豪赌,驻足青楼,以排遣内心的空虚与烦恼 。
(二)科举遭黜
唐寅二十六岁时,挚友祝允明加以规劝:“子欲成先志,当且事时业;若必从己愿,便可褫裥幞,烧科策 。今徒藉名泮卢,目不接其册子,则取舍奈何?”遂决意收敛玩心,“谨户绝交往”一年,专心攻读经书 。约二十七岁时,他曾去福建九仙山九仙祠祈梦,祈求指点迷津 。结果梦赠墨万筒,以后即有唐寅筑“梦墨亭”之举和祝允明撰《梦墨亭记》之文 。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二十九岁时,他试应天府乡试,中第一名解元,即刻印“南京解元” 。岁暮,与江阴举人徐经同船至京,参加来年会试 。不料在第二年(公元1499年)二月二十七日第二场会试后,给事中华昶劾主试官程敏政预泄场题,徐经、唐寅涉嫌贿赂鬻题,营私舞弊,程、徐、唐三人俱被捕入狱,受严刑逼问 。六月初一定案,徐、唐以“夤缘求进”罪名,被判“赎徒”,并皆“黜充吏役”,取消终生功名 。唐寅耻以为吏,人冬不就而归 。
(三)借画谋生
唐寅返乡后,景况窘迫,外人奚落,家中亦“童奴据案,夫妻反目”,续娶的妒妇弃之而去 。他情绪低落,行为更加颓唐,常借酒浇愁,狎妓遣闷,并嗜好佛氏之言,穷研命理星卜之学,自号“六如居士”,刻印“逃禅仙吏” 。四十岁时筑桃花庵及梦墨亭,经常邀友作乐,饮酒赋诗 。自号“桃花庵主”,并作《桃花庵歌》曰:“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使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又曾作《仿白太傅自咏》诗曰:“高情自信能忘我,隐者何妨独洁身 。无所不知方是富,有衣典酒未为贫 。”顷时,从周臣学画,主宗南宋李唐、马、夏“院体”画风 。为维持生计,开始鬻文卖画,曾有诗云:“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由于他兼善诗文书画,绘画上又山水、人物、花鸟倶能,故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四方 。然以画谋生,家境并不富裕,还时时陷人困境,他曾发出悲吟:“十朝风雨苦昏迷,八口妻拏并告饥 。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因经济拮据,三十六岁时为向文徵明借钱而发生龃龉,几近绝交 。
(四)江西之行
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秋,江西宁王朱宸濠修建了“阳春书院”,仰慕唐寅、文徵明之名,遣人持重金来苏州相聘 。文徵明婉言谢绝,唐寅因生活困顿,接受了聘礼,随即游匡庐,渡彭蠡,至南昌 。半年后察觉宁王野心,遂佯狂而归,于次年九月返故里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宁王谋反被诛,唐寅有幸躲过了一次劫难 。
唐寅晚年居乡寡出,专志于诗文书画,聊以谋生和自娱 。五十一岁时曾题《西洲话旧图》轴曰:“醉歌狂舞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书本自惭称学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功夫处,不损胸前一片天 。”五十岁以后即病魔缠身,作画力不从心,多草草而成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十二月二日病故,终年五十四岁 。身后唯遗一女,嫁王宠之子子阳 。朋友集资送葬,墓在苏州城杯横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