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桥来百病无,竹枝词 清 姜长卿 诗( 四 )


云间实为松江 。松江、上海一带是我国棉织业的发源地 。它最初发展于元代,到明代进入全盛时期 。《农政全书》引《松江志》说:"(松江)绫、布二物,衣被天下 。"xiv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七也说:"吾邑(属于松江的上海)地产木棉,行于浙西诸郡,纺织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顾种植之广,与埂稻等 。"又说:"棉花布,吾邑所产已有三等,而松城之飞花、尤墩、眉织不与焉 。上阔尖细者曰标布,出于三林塘者为最精,周浦次之,邑城为下,俱走秦、晋、京、边诸路,......其较标布稍狭而长者曰中机,走湖广、江西、两广诸路,价与标布等 。前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牙行非籍势要之家不能立也 。"xv这与《金瓶梅》中的描写几乎完全一致 。松江府的白绫销到北方,除了白绫本身的质量以外,与此俗也不无关系 。
〈〈金瓶梅》中所写乃山东地带的风俗人情 。但是元宵节妇女走百病时穿白衣的风俗并非源于山东本土,而原是北京的时尚 。蒙阴公鼐《都城元宵曲》曰:"白 B 裁衫玉满头,短 C 髽髻学苏州 。"黄陂蔡士吉《元宵曲》云:"朗莫看灯去走桥,白绫衫氅撒娇娇 。"蓟州张宿《走百病》诗云:"白绫衫照月光殊,走过桥来百病无 。" xvi这些诗歌均引自专门记述北京风土景物的《帝京景物略》,它们对北京元宵节曰习俗的描写,证明明代的确有这种节俗 。
民俗具有播布性,一旦遇到了合适的社会土壤,很快会向其他具有类似社会条件的地区传播 。明万历间王象春《齐音·元宵》曰:"喜看稚子放河灯,狮石围栏士女凭 。阔髻高裙京样尽,
此宵又着白松绫 。"下注曰:"郡城旧俗朴,衣装草野 。近乃渐靡,趋步京师,唯恐不肖 。元宵,妇女必着松绫,则燕京时尚也,惜济民苦为效颦京师 。此服最为不吉:白,兵象也;绫,凌也 。妇女着之,又阴属也 。况上元初春,盛德在木,正宜随木色尚青,顾乃从金尚白,以杀伐之议,伤长养之仁 。识微君子,胡不谨至于斯!"xvii从该诗所注来看,元宵节妇女必着白绫,是北京的时尚 。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自然具有巨大的辐射作用 。但更为重要的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盛行享乐之风,趋新求异心理使济南百姓抛却旧俗,"趋步京师"并"为恐不肖" 。济南作为山东省会,自然而然的向山东其他地方产生影响,《金瓶梅》中元宵节妇女穿白绫袄也就不足为怪了 。
男子也有穿白绫袄的,《金瓶梅》第四十六回写西门庆在元宵节那天的装束:"西门庆带忠靖冠,丝绒鹤氅,白绫袄子 。"愈发显得西门庆浮浪 。而且妇女并非只在元宵节期间穿白,平曰也穿,如第十一回,"西门庆恰进门槛,看见二人家常都带着银丝 A 髻,露着四鬓,耳边青宝石坠子,白纱衫儿,银红比甲,挑线裙子,......" 。第五十九回,"郑爱月儿......上着白藕丝对衿仙裳,下穿紫俏翠纹裙,脚下露一双红鸳凤嘴 。"也是平曰装束 。妇女们平曰用白绫做衣服,也用白绫来打扮孩子,这也许只有像西门庆这样具有"泼天富贵"的人家才做得到 。第四十三回,"忽见迎春打扮着,抱了官哥儿来 。头上带了金梁缎子八吉祥帽儿,身穿大红氅衣儿,下边白绫袜儿,缎子鞋儿,胸前项牌符锁,手上小金镯儿 。"官哥儿的打扮是典型富家孩子的打扮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成书年代在清朝初叶,书中人物却是明末时人,自然带有明朝的习俗 。该书第五十四回写童奶奶的装束:"戴着金线七梁 A 髻,勒着镜面乌绫包头,穿着曰月油绿对襟潞绸夹袄,白细花松绫裙子,玄色段扣雪花白绫高底弓鞋,白绫挑绣膝裤,不高不矮身材,不白不黑的颜色,不丑不俊的仪容,不村不俗的态度 。" xviii童奶奶对白绫格外偏爱,裙子、鞋子、裤子都用白绫制成,这显然是平曰的服饰,童奶奶简直是一个"老来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