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天下的神秘特种兵:大唐玄甲军骑兵

导读: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 。汉光武帝扫平天下,幽州突骑功不可没 。而唐太宗李世民纵横驰骋,就不能不提到他手下那只神秘的玄甲军了 。对于这只玄甲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能通过史料中的只言片语,来拼凑这只精锐骑兵的形象 。
首先让我们来看《资治通鉴》对于玄甲军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 。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将兵按行营屯,猝与王世充遇,战不利 。秦王世民帅玄甲救之,世充大败,获其骑将葛彦璋,俘斩六千馀人,世充遁归 。”这段文字虽然很短,但玄甲军的战斗力和作用可见一斑 。李世民几乎每战都身先士卒,他自己一身玄甲,率领着骑兵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声势迫人,加上玄甲军本身的精锐,几乎是无坚不摧的 。
网络配图

古代作战,常选精锐的战士作为先锋突击,称为选锋 。玄甲军也可以认为是选锋的一种 。玄甲军不同于东汉的幽州突骑,他并不由单一地区或者单一部族的兵员组成,玄甲军是从李世民所统帅骑兵中选拔出来的精锐,组成应该非常复杂,而且玄甲军担负的作战任务很重,每战必当先锋,伤亡也不在少数,估计应该是不断选拔补充,保持一定的兵员定额 。对于玄甲军的组成、训练和装备情况,基本可以通过对唐初骑兵分析得出 。
唐代的铠甲有十三种,骑兵主要使用铁质的明光甲 。明光甲以兜鍪护头,兜鍪两侧有向上翻卷的护耳,有的兜鍪还缀有垂至肩背用以护颈的顿项;胸甲一般分左右两片,居中纵束甲绊,左右各有一面圆护,或作凸起的圆弧形花纹;两肩覆盖披膊,臂上套有臂护;腰间扎带,腰带之下有两片膝裙护住大腿,小腿上则多裹缚“吊腿” 。这种铠甲的结构非常完备 。
唐朝骑兵的武器如下:弓箭,唐军一般人带胡禄一个,可以装30只箭矢 。可能还有马弩装备,能射200步 。骑兵的长柄格斗武器是漆枪(也就是槊),握柄很长,这是南北朝以来就流行的长柄格斗兵器 。短柄格斗武器主要用短柄长刀,唐军士兵每人一把 。除了汉代以来就流行的环首刀外,还有一种柄部有护格、柄首没有圆环的新型长刀 。这种刀后来流传到日本,被称为“唐样大刀” 。骑兵还使用一部分啄、锤、斧、鞭等砸击类兵器 。骑兵使用形体较小的圆形盾牌 。
网络配图

唐朝初期实行府兵制,可以根据府兵制来推测当时的训练情况 。府兵在冬季训练的时候,主要有“薄战”和“纵猎”两项内容 。其中以“薄战”为主要内容 。当时作战,队形的变化非常重要,“薄战”主要是训练士兵熟悉军中的旌旗、金鼓等指挥号令,进行前进后退,队形变化,操演熟练,以做到战时临阵有序,随阵入战 。“纵猎”就是进行游猎,在此过程中训练士兵的武艺,提高士兵个人的战斗技能 。府兵在服役之前,还又有折冲府的官员对他们校阅考察,进行演练 。服役期间的闲暇时间,他们也会经常进行骑射训练 。

以上装备和训练情况,是唐军的一般情况,以此来推测,想必玄甲军的情况应该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只不过他们是唐军骑兵中的精英而已,可能选拔和训练更加严格,装备也比较精良 。
根据记载来看,李世民使用玄甲军的战术主要有这么几种:侧翼突击、埋伏、正面突击 。而李世民惯常使用的战术是侧翼突击,这里的侧翼未必就是敌阵的侧面,也可能是敌人的薄弱环节,或者迂回到敌人的阵后 。李世民通常会让正面部队先与敌人接战,等敌人锐气受挫,受到消耗的时候,他再率领玄甲军突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者直接迂回过去,前后夹击敌人 。这样的攻击,往往是致命的一击,会让敌人就此崩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