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就是任性,随便帮人改名字,他改姓李,叫李勣,儿子却被改姓武了

说起大唐的凌烟阁功臣,能跟李靖的军功有一拼的也就是李勣了,此人赤胆忠心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 。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元勋 。
李勣像
其实人家本名叫徐世勣,字懋功,本来就是官宦人家的子弟 。他的曾祖父徐鹊,那是堂堂的北魏濮阳郡守;祖父徐康,那也是南齐的谯郡太守;他的父亲徐盖,就是后来也被改姓的叫了李盖,唐初官拜陵州刺史,封舒国公!所以,徐世勣是将出名门,哪里是评书里的牛鼻子老道!
徐世勣是上过瓦岗寨,保过李密 。那是在武德元年,也就是618年的10月,李密被王世充干败了,不得已领着人归顺唐朝 。
这个时候,李密原来所统领的属地有不少都还被徐世勣接管着,尤其是黎阳仓还握在他的手里 。徐世勣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李密被封魏国公)已经归附大唐,如今咱们这里的人民土地,本来是属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献出它们,就是为自己邀功求取富贵,我认为这是耻辱 。现在应当一五一十地记录州县的名称数量和军民的户口,全部报告魏公,让魏公自己献给朝廷,这样就是魏公的功劳了 。”
真是见过世面的大家子弟才有这样的胸襟!
后来他就这么做了,这事传到了唐高祖李渊的耳朵里,李渊也是有大度量的人,不仅不生气,还很高兴:“徐世勣感怀主人的恩德、推辞功劳,确实是纯臣忠臣 。”
唐高祖李渊像
于是就下诏封徐世勣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 。后又加授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按说这赏赐也算是非常丰厚了,但是李渊为了笼络人心,一高兴非要给人家徐世勣赐姓,“附宗正属籍”,意思就是你以后别姓徐了,跟了我的姓吧!
也不知道当时徐世勣是怎么想的,我家也是大姓呀!但是赐你国姓你当臣子的岂有推辞的?何况皇帝那么看重你,再赐良田五十顷、上等宅第一所呢?于是,徐世勣自此改名李世勣 。连他的老爹徐盖也只能改叫李盖了 。
评书电视剧里的形象呵
这后来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李世勣被改了姓之后竟然“叛逃”了!
这被改姓是武德二年的事,那时候仗还且未打完呢,崭新的李世勣统领河南、山东的军队和王世充作战 。
很不巧的是,窦建德攻陷了黎阳,李盖(就是李世勣的老爹)与李神通、魏征、同安公主等人一同被俘 。李世勣本来已经率领数百骑兵渡河撤离,但因自己的亲爹被俘,李世勣只得返回投降 。窦建德当然非常高兴,他把李盖作为人质,仍让李世勣镇守黎阳 。
《贞观之治》中的窦建德
李世勣其实是身在曹宫心在汉,谋划了几次想干掉窦建德都没成功,最后谋划泄露只得与郭孝恪带着几十名骑兵归降唐朝 。
这里得说说窦建德,人家也是有大胸怀的人,当时有人劝窦建德杀死李盖,他说:“世绩,唐臣,为我所虏,不忘本朝,乃忠臣也,其父何罪?”遂舍而不杀 。
说话间就来到了嗣圣元年(684年),李世勣死了十五年之后,他的孙子徐敬业发动叛乱,要推翻武则天 。这徐敬业是李世勣的长子李震的儿子,而他的次子李思文,当时官拜润州刺史 。徐敬业也不管他亲叔叔什么的,直接就攻陷了润州,抓获了李思文 。
徐敬业影视形象
李思文知道徐敬业的阴谋,事先派遣使者走小道向朝廷报告了即将发生的这一叛乱事件 。在徐敬业攻城的时候,还拒守很长一段时间,是弹尽粮绝才被攻陷 。有人请求将李思文斩首示众,徐敬业不同意,对李思文说:“叔父阿附于武氏,应改姓武 。”
后来,徐敬业的叛乱被平定后,武则天认为李思文对朝廷忠诚,特诏免予受徐敬业的牵连,授任司仆少卿,并且还多说了一句:“徐敬业改你的姓为武氏,现在朕不再取消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