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受宠而不飞扬,宠辱不惊的女性,她是谁?

人在受宠的时候,往往是会神采飞扬的 。有的人不仅不能克制自己,还要炫耀人前;更有甚者,往往还会跋扈起来;飞扬而跋扈,仗势而欺人,发号又施令,横行又无忌,简直不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古往今来,这样的人总是俯拾皆是,而大多数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
在我国的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受宠而不飞扬,受宠反而更加谦恭的女性,她就是东汉中期的邓皇后 。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受宠而不飞扬,宠辱不惊的女性,她是谁?】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十分不稳定,皇权的更迭也十分频繁 。谁上台,就宠一批,压一批,杀一批 。得宠者则不可一世,受压者则伺机而动,被杀者则多被灭门 。在这个乾坤摇动的年代,能有邓皇后这样头脑清醒,宠辱不惊的人,还实在是难得 。
邓皇后的名讳为邓绥,是太傅邓禹的孙女 。其父邓训,为护羌校尉;其母阴氏,是光烈皇后(即汉光武帝刘秀之皇后阴丽华)堂弟的女儿 。邓绥从小聪明乖巧,深受祖母喜爱 。五岁那年,祖母为她剪发,因祖母年高眼昏,误伤了她的后额,她却忍痛不说 。“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 。’”“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 。……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 。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见《后汉书.皇后纪第十》)邓绥简直就是神童,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精通诗经、论语 。稍长,听从母亲教训,白天学习女工刺绣,晚上诵读经史典章 。家人都称她为“才子”,父亲邓训发现她不同常人,无论大小诸事,动不动就与之详细商议 。
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邓绥十二岁时被宫中选为备选秀女 。秀女礼仪训练结束后,邓绥日夜哭泣,不愿入宫 。可相士却告诉其家人,邓绥吉人天相,贵不可言 。家里人都暗自高兴,她叔叔说:“常言道,救活千人者,子孙有封赏 。兄长作为监管者,负责修建好石臼河后,每年都要救活数千人 。天道可信,家必蒙福 。”早年,她的祖父,太傅邓禹也曾感叹道:“我虽率领百万部众,可从未妄杀一人,这是积德行善的事情,后世必定会出现兴旺家族的人 。”
永元七年(公元95年),邓绥和备选秀女都人选进宫 。此时的邓绥,年方十五,身材修长,姿颜姝丽,肤色妙曼,左右皆惊,以为天人 。永元八年冬,十六岁的邓绥被封为贵人 。
被封为贵人的邓绥,并没有因出身显赫世家而自傲,也没有因贵为新宠而飞扬,反而因受宠而更加谦恭,更加谨慎 。邓绥的言行举止都谨守宫中规矩,不但小心翼翼地伺候皇后阴氏,而且对同辈的贵人嫔妃也十分恭敬谦卑,从不骄横张扬 。就是对待宫女奴婢,也格外尊重她们,并经常给予赏赐 。邓绥越是这样谦恭,汉和帝刘肇就越是宠爱她,并且还经常称赞她 。有一次,邓绥病了,刘肇就特许她的母亲和兄弟进宫来照顾她,还让他们不限时日地住在宫里 。可邓绥谢绝了皇帝的好意,并推辞说:“宫廷是皇家禁地,是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如果让外戚在此久住,上会使皇帝受到偏爱贵妃的讥讽,下会使贱妾受到不知足的毁谤 。上下都会受到毁损,我真的不愿意造成这样的结果啊!”刘肇说:“别人都经常以家人进宫的次数多为荣耀,而你反以为忧虑,自觉加以抑制,真是难得呵!”
宫中每次举行宴会,诸宫嫔妃争相打扮,人人簪珥光彩,服色鲜艳 。而邓贵人却独着素衣,服装无饰,从不显山露水,若衣裳与皇后同色,就立即换掉 。如果与皇后一同进见皇帝,则从不敢同正坐并立,而且行走时也要弯下腰,以示谦卑 。皇帝每次问话,她都要退后再回答,而且,要等阴皇后说完她再说 。阴皇后个子矮小,有时举止有些失当,旁边的人都偷偷地发笑,她却主动为皇后遮掩,好像是自己做错了事一样 。刘肇明白邓绥的苦恼和委屈,不禁叹息道:“修养道德之辛劳,竟然到了这等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