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有什么节日 12月有什么节日 中国12各月节日表( 二 )


11月有什么节日 12月有什么节日 中国12各月节日表

文章插图
吴曼云《江乡节物词》云:
双弓学得僧厨法,瓦钵分盛和蔗饴 。
莫笑今年榛栗少,记曾画粥断齑来 。
“双弓”指代“粥”字,“蔗饴”就是糖的意思 。“画粥断齑”说的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苦学的故事,诗中的这碗腊八粥多了几分励志的味道 。
清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岁时》中讲:庵寺僧徒日打斋,粥分腊八按门排 。干菱炒栗兼兜凑,更有庵尼送满街 。(作者原注:十二月八日,各寺僧设豆糜、杂糜、菱、栗于中,名“腊八粥” 。女尼以秫煮熟风干,入釜爆之,大倍于粒,名“兜榛”,以馈檀施 。)
上海的腊八风俗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但上海的尼姑庵还用“秫”(即一种黏性较强的高粱,但从其他著录综合分析,这里的“秫”应该是“珍珠米”,也即玉米粒)煮熟风干,再入锅中,翻炒,使米粒膨胀,实际上就相当于后来的“爆玉米花”或“哈力克”,这种食品被叫作“兜凑”,尼姑们把“兜凑”馈赠给施主,保佑他们平安吉祥 。
11月有什么节日 12月有什么节日 中国12各月节日表

文章插图
喝豆粥(《古代风俗百图》王弘力绘)
腊月“打野胡”
腊月的另一重要风俗活动就是“打野胡”,这种风俗也被叫作“跳灶王”“跳钟馗”“跳加官”等名 。
据记载,上古时代的颛顼氏的3个儿子被疫病夺走了生命,他们死后就变成了厉鬼,就是人们讲的冤魂野鬼,他们到处流窜作案,躲藏到百姓的家中,专干惊吓小孩的勾当 。小孩被厉鬼缠身,轻则失魂落魄,魂不附体;重则一病不起,一命呜呼 。于是民间产生和流传着形形色色的驱逐厉鬼的风俗活动 。
据《周礼·方相氏》中记,方相氏就是驱逐厉鬼的专家,每年腊月是厉鬼出没的旺季,方相氏就头戴野鸡毛,面蒙野兽皮,一边跳一边唱,厉鬼就会闻风丧胆、疲于奔命 。到了汉代,这种风俗风行全国,叫作“驱傩”“打傩”等,后来不少地方的“驱傩”演变成地方戏曲的表演形式,叫作“傩戏” 。傩戏大多保持方相氏的头戴野鸡毛,面蒙兽皮的形式,现在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中保存的蒙面舞,汉族地方戏中的脸谱,都是古代傩戏的孑遗 。
11月有什么节日 12月有什么节日 中国12各月节日表

文章插图
汉墓画像中的方相氏
汉代的驱傩一般由地方官吏或宗族组织,从富家子弟中挑选10 到12岁儿童百人,让他们头裹红巾,身着黑衣,面蒙各种面具,沿街列队打傩;到了南北朝,驱傩的形式稍有变化,有的地方仍使用假面具,有的地方则以颜料涂脸,把驱傩者打扮成金刚模样,傩戏也被叫作“野雩戏”,如《梁书》中讲:“傩,谓之‘野雩’ 。”而到了宋代,驱傩又被乞丐们利用而成为一种乞讨的手段和方法,名称也被叫作“野胡戏” 。
南宋《梦梁录》中讲:腊日,街市即有贫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呼为“打野胡” 。
宋代是中国城镇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城镇的发展也给流民、乞丐提供了栖息、生存的空间,驱厉鬼的“野雩戏”被流丐利用而成为乞讨为目的的“打野胡”后,形式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且愈演愈烈 。乞丐们不可能为行乞而备一套假面具,他们也不会出钱去买油彩为自己脸上抹彩,于是,他们就用随处可以弄到的锅灰往脸上一抹,打扮成神鬼模样,投身于“打野胡”的行列 。
11月有什么节日 12月有什么节日 中国12各月节日表

文章插图
跳灶王(《古代风俗百图》王弘力绘)
明清时期,腊月流丐“打野胡”之风盛行全国 。一进腊月,满脸锅灰的流丐们成群结队在街上流动,他们从东村跳到西村,从东家窜到西家,从腊月初一跳到除夕之夜,因为“打野胡”者多为流丐儿童,他们又是为人驱灾,祈祷平安的,所以所到之家,人们已备了几个小钱相赠,但是“打野胡”活动长达一个月,流丐们又以此为乞讨手段,这就成了扰民的活动了 。
乞丐“打野胡”,最开心的是小孩,每当“打野胡”的队伍过来,他们就会夹道相迎,尾随其后,群情雀跃,齐声大呼——“野胡脸来了!野胡脸来了!”今天,江南一带把戏剧脸谱叫做“野胡脸”,把小孩不干净的脸也叫作“野胡脸”,如家长训斥顽皮的孩子道:“侬钻到啥地方去了,看侬只面孔像‘野胡脸’一样,快点去汰汰清爽!”
清代,“打野胡”也被讲作“跳灶王”“跳钟馗”“跳加官”等名 。如《清嘉录》卷十二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