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尼熊狗智商

研究人员正在洞穴南室中收集沉积样本(图片来自Richard Roberts)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研究人员正在洞穴南室中收集沉积样本(图片来自Richard Roberts)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采访人员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丹尼索瓦洞占据历史的古人类演化研究论文称 , 通过古DNA研究发现 , 丹尼索瓦人占据丹尼索瓦洞的时间可能比尼安德特人更早 。

比尼熊狗智商

文章插图
丹尼索瓦洞推进人们对末次冰期欧亚大陆人群的认识 , 是非常重要的考古遗址 , 最新的这项研究则梳理了该洞穴被占据的历史 。
之前 , 古人类学家对丹尼索瓦洞化石中提取的古DNA进行分析后发现 , 该洞穴曾被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以及两者共同的后代所占据 。然而 , 化石遗骸的稀缺性导致这些人群占据洞穴的时间和先后顺序一直不明 。
洞穴南室中的取样地点(图片来自Richard Roberts)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为解决这一问题 , 论文通讯作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埃琳娜·扎瓦拉(Elena Zavala)和同事 , 从丹尼索瓦洞采集了700多个沉积物样本 , 时间跨度为30万年前到2万年前 , 他们从这些沉积物样本中成功提取到DNA , 这些DNA被认为来自沉积物里的有机物质(比如人类和动物残骸的微观片段) 。他们从其中175个样本中恢复了古人类的线粒体DNA , 研究发现 , 其中 , 最古老的古人类DNA来自丹尼索瓦人 , 与25万年前至17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石制工具有关;最古老的尼安德特人DNA则出现在这个时期的末尾 。
论文作者在其中685个沉积物样本中检测到动物的线粒体DNA , 为研究补充更多信息:除发现古人类线粒体DNA出现多次更替以外 , 研究还发现动物线粒体DNA(例如狗、熊、马科的成员)的组成也发生了改变 。
比尼熊狗智商

文章插图
丹尼索瓦洞的入口(图片来自Richard Roberts)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认为 , 随着气候变化 , 不同古人类和动物居住者曾在丹尼索瓦洞穴里来来去去 , 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可能多次占据了这个遗址 , 或许一直持续到约4.5万年前——研究人员在这个时间点从这些沉积物中首次检测到了现代人的线粒体DNA 。由于迄今尚未在丹尼索瓦洞里发现过现代人化石 , 因此 , 该研究也凸显出沉积物分析对于阐明人类演化历史的作用 。(完)
比尼熊狗智商

文章插图
【比尼熊狗智商】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