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叫菜是什么地方 三叫菜是什么( 二 )


零散的订单意味着一切都不固定 。每一次都是新的地址、新的做饭环境、新的调料和口味需要适应 。预定****的人往往并不擅长做饭 , 家中调料并不齐全 , 这又再次增加了做饭的难度 。
02
被看重的附加价值
不赚钱、危险度高、占用大量时间……不过 , 尽管“上门做饭”给陶屿带来了诸多不便 , 但他依然甘之若饴 。在他看来 , 比起赚钱 , 参与到“上门做饭”这项正处于风口的活动 , 给他带来的附加价值更为重要 。
加入“上门做饭”行列之后 , 陶屿很快发现 , 相较于普通的美食视频 , 他“上门给陌生人做饭”的系列视频关注度更高 , 每一则都能收获不俗的流量 。
陶屿更看重“上门做饭”背后的附加值
此外 , 上门做饭还帮助陶屿积累了人脉 。做饭之余 , 人们总会好奇地询问起他的职业 , 对于从事平面设计的陶屿来说 , 多认识一个人 , 总是多一分好处 。
同样是已多次提供“上门做饭”服务的年轻人 , 1999年出生的湖北女孩武晴(化名)更看重这份工作背后的陪伴感 。
作为刚刚毕业的留学生 , 一个多月前 , 武晴只身来到上海 , 寻找合适的工作机遇 。白天奔波在实习单位和面试地点之间 , 晚上她只能回到酒店独自一人点外卖 。“我不是为了赚钱 , 做这个纯粹为了找人陪我聊聊天 。”
武晴发布的私房菜食谱
不仅如此 , “上门做饭”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的就业焦虑 。前来咨询的人中 , 不乏有人向她伸出橄榄枝 。有人见她活泼开朗 , 建议她可以尝试做主播 。还有人看重她的留学经历和厨艺 , 想请她做住家家教 , 帮忙做家务的同时顺便教孩子英语 。
这些善意的邀请让武晴渐渐地打开了思路 。她觉得 , 如果求职不够顺利 , 创业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
03
代厨背后的门槛
自“上门做饭”爆火之后 , 关于这行是否系“伪风口”的讨论就一直存在 。已从事五年“上门代厨”兼职的本帮菜厨师刘大厨告诉采访人员 , 这几年来 , 他确实感觉到“上门代厨”的生意越来越火爆 , 需求越来越旺 。但与高需求相对应的是 , “上门代厨”的门槛 , 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 。
以刘大厨的经历为例 , 他所服务的对象 , 大多是一些8人以上的家庭聚会或者朋友宴请 。顾客们看重的是“上门代厨” , 相较于酒店更干净、更自由 , 食材的选择更灵活 。但对于“上门代厨”的厨师来说 , 这往往也意味着更多的准备工作 。
“一般我们需要提前三四天准备 , 因为有些食材是需要提前预定的 , 当天买是买不到的 。有时候一个菜场买不全 , 还要跑几个菜场 。”
刘大厨说 , 平均每做一次饭 , 仅是买菜一项就要花费两三个小时 , 为了能够完成好顾客的订单 , 即使刘大厨有从业20多年的职业厨师经历 , 仍需要团队协作 。
张要红的“干饭集团”是为数不多尝试将这门生意规模化的组织 。为了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成单效率 , 她将团队分为了运营部、执行部、外宣部 , 运营部负责前期的沟通和售后反馈 , 执行部负责上门做饭 , 外宣部则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做宣传 。
数百单下来 , 她总结出顾客主要分为三类群体:一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年轻人 , 吃腻了预制菜和外卖 , 又不愿下厨做饭;二是有孩子有老人的家庭 , 没时间做饭;三是偶尔在家宴请的人 , 有同学聚会、乔迁新居这样的特殊场景需求 。
张要红团队为顾客定制的家宴
从厨师的一端来看 , 上门做饭要想规模化 , 需要解决人员供应的问题 。由于接单是自由的、灵活的 , 同一个厨师不一定能为顾客持续服务 。张要红表示:“比如有顾客特别喜欢某个厨师做的口味 , 说他的饭孩子吃得很香 。但是我们也不能保证这个厨师每次都能去呀 , 只能尽量安排 。”
目前来说 , 上门做饭如果想从“一时的热闹”、“个体户的生意”发展成长久的商业模式 , 还需要挖掘出更大数量的客户群体 , 并掌握厨师供应的稳定资源 。但作为一种新鲜的社交方式 , 对于年轻群体来说 , 或许还会风行一段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