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康熙一上位就杀了鳌拜,孝庄太后到底说了什么?

在很多清朝的历史剧中,对于鳌拜这个人的评价是极为糟糕的,而且,在官方发布的史书中,更是把这个人描绘成专权结党营私,横行霸道,对于当时的康熙皇帝也是从不放在眼里 。可以说,这就是为臣者的大忌,任何一个上位者都不可能容忍自己的下属眼中没有自己,而且,还时刻心中想着怎么推翻自己的人 。但是,我们都知道,史书在记载历史的时候也会有所偏颇,那么,对于鳌拜的记载真的是那么准确吗?他在真实的历史中确实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吗?
其实,在看一些早期的资料的时候,鳌拜是一个对大清有着巨大贡献的人 。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他,清军不可能顺利入关,正是他在战场上奋力厮杀,打败众多敌军,才缓解了当时清军入关的压力,为大清的建立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皮岛之战,鳌拜以首功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勇士) 。松锦会战,关系明、清双方的生死存亡 。鳌拜冲锋陷阵,五战皆捷,因功晋爵一等梅勒章京 。西充之战,打垮李自成,清军开始对付大西军,最终,击破大西军,鳌拜实居首功 。甚至,鳌拜不仅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也是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心腹,期间,对次抗多尔衮 。
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为朝堂上说话有分量的大臣,否则,在一开始这种全部都是打江山的功臣中,他如何能够立足 。因此,顺治帝才会在放弃皇位的时候,选择鳌拜作为“四大辅臣”(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之一,辅佐小皇帝康熙 。虽然这一盟誓意义重大,但事实证明,四大臣并不能抱成一团,忠心辅主 。
【为什么康熙一上位就杀了鳌拜,孝庄太后到底说了什么?】但是,这样一位功臣为什么最后被除掉了呢?虽然,当时是有四大辅臣,但是,鳌拜在其中却是处于最末等的,因为,他毕竟是武将,对于政治上的一些东西,并不精通 。他并不是一个甘于落后的人,因此,他一直和其他三位权臣争权夺利 。随着时间的流逝,鳌拜的权利越来越大,足够和其他几位大臣相抗争,因此,当苏克萨哈和他相互争夺权力的时候,他用反间计最终利用康熙皇帝成功的扳倒了这位昔日的对手 。之后,随着索尼的病逝,四位大臣就剩下了另外一个无足轻重的遏必隆了,对于这个人,可能之前还会有所顾忌,毕竟那个时候鳌拜的势力还不是最雄厚的 。而现在,他集中了另外两位的势力,就不再顾忌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了 。
而这个时候皇帝对于权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任何阻止他把权力集中在手中的人都是挡路的石头,而很不幸鳌拜就是这块大石头 。这时候的鳌拜手握兵权,在朝堂上一提议或者反对一件事就会得到大批见风使舵的大臣拥护,而此时的康熙皇帝却不想当一个傀儡皇帝 。因此,鳌拜的存在就成为了康熙的眼中钉肉中刺,时刻想要将其除去 。但是,康熙帝也知道鳌拜虽然有着一呼百应的能力,但是,他却不会那么做,因为,如果想要造反,他早就架空了小皇帝了,根本就不会给小皇帝培植自己势力的机会 。鳌拜身边的谋士曾经劝他说:现在他的权力过大容易引起皇家的不满,就算这时候他把所有的权力还给皇帝,也不一定会有善终,还不如现在就反了呢!
但是,这些话却被鳌拜一口回绝了,并且,让这个谋士不要再提,他甚至说过:大不了我什么都不干,就当一个聋子不就行了吗?难道这样皇上还会容不下我吗?当时有人对于康熙的存废进行密谋时,其他人都主张废掉皇帝,只有鳌拜反对这个说法,由此可见,他对于皇室还是忠诚的 。但是,康熙作为当权者的想法自然和他不一样,任何有可能对他皇位构成威胁的人和事都要被消灭在萌芽中 。但是,皇帝清楚鳌拜的忠诚,因此,他不知道是不是要采取极端的措施对待这位往日的忠臣,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