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已测量腋温古人没温度计如何测量温度?( 二 )


——北魏《齐民要术》:“大率常欲令温如人腋下为佳”
显然 , 冰瓶是古人测量低温的一种简单工具 , 属于“测冷仪” 。那么 , 古人又是如何测量人体体温这类常温的?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 , 健康人的体温是恒定的 。于是将正常体温作为标准温度 , 即现代的摄氏37℃ , 以此推测体表温度是高还是低 , 即中医所谓“发热”与“发寒” 。中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里已记载了测体温诊病的情况:“尺热曰病温 , 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
所谓“尺热”、“尺不热” , 是发烧与不发烧 , “尺”为腕端脉穴之一 , 与“寸”、“关”相连 , 统称“寸关尺” , 是中医看病时必测摸部位 。中医所谓望、闻、问、切四法之“切”法 , 就是测脉相和体温 , 切在尺部 。为了校验准确性 , 医生切后往往还会触摸病人的额头、身体皮肤 , 与自己的体温作一综合对照 , 故又有“切肤”一说 。
望、闻、问、切四法为古代名医扁鹊所创 , 据《史记·扁鹊传》记载 , 扁鹊为战国时名医 。由此可见 , 如何测量体温并据此判断病症 , 先秦时期的中医已有一套系统的方法 。
将人的体温作为测量温度的标准值 , 在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便有多处记载 。如卷六“养羊篇”里介绍“卧酪”时 , 密闭的容器内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才能使奶正常发酵 。如何知道里面的温度是合适的?就是通过与人的体温比照作出判断的 , “温温小暖于人体为合宜适 。”
更值得注意的是 , 现代医学测量体温时常用的“腋下温度” , 最晚在南北朝时已普遍使用 。《齐民要术》卷八“作鼓法”中 , 有这样的说法 , 制作豆豉 , 要布置暖和、太阳晒不着的屋子 , 温度保持人体腋下温度为最佳 , 即所谓“大率常欲令温如人腋下为佳” 。
在制作豆豉的过程中 , 每天还要进屋里去观察两次 , 用手插进豆子堆中 , 看是否需要翻动 , “候:看如人腋下暖 , 便翻之 。”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最晚在南北朝时中国人已测腋温 , 知道腋下温度更稳定和准确 。
“火候” , 推测超高温度时的方法
——先秦《考工记》:“青气次之 , 然后可铸也”
相对来说 , 低温和常温比较方便测量 , 测量高温特别是超高温的难度则比较大 。古代中国人早在商周时期 , 就找到很实用的方法 , 并运用于青铜器的冶炼 , 这便是观察“火候” 。火候 , 古人又称之为“火齐” , 是借燃烧时火焰的变化 , 来推测温度高低的技术 。这其实是一种“目测法” , 《荀子·强国》中提到了这种方法 , 强调要铸造出精美宝剑 , 得掌握恰到好处的温度 , 即所谓“刑范正 , 金锡美;工冶巧 , 火齐得” 。如何通过火候推测出温度的高低?有一个成语叫“炉火纯青” , 就是古人观察火候的标准之一 , 在火焰没有杂色 , 是青色火焰时 , 温度最高 。中国第一部手工艺专著、先秦时成书的《考工记·栗氏》是这样说的:“凡铸金之状 , 金与锡 , 黑浊之气竭 , 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 , 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 , 青气次之 , 然后可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