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升和克的换算 牛奶毫升和克的换算


毫升和克的换算 牛奶毫升和克的换算

文章插图
毫升和克的换算1
1、根据p=m除以v,其中m为同一物体的质量,P代表同一物体的密度,v代表同一物体的体积 。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用符号Kg表示,常用单位有毫克(mg)、克(g)、吨(t) 。2、换算关系:1克=1000毫克,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体积常用单位升(L)与毫升(mL):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密度的单位:千克除立方米、克除立方厘米 。3、换算关系:1千克除立方米=1乘以103克除1乘106)立方厘米=10减3克除立方厘米 。因此若由单位为毫升的物体换算为克作单位表示应是1克=p除1毫升) 其中p为物体的密度,单位为g/ml 。如果该物体的密度p=1g/ml,则500g=500ml 。
控糖应当如何认识糖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程江华:2019世界卫生组织(WHO)就糖摄入量指南草案建议,成人每天的糖摄入量应控制在当日摄入总能量的5%,约合6茶匙,25g左右 。此标准比2002年提出的降低了一半 。而多年来,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在建议减少糖的摄入,中国居民也开始有意识地减糖、控糖 。在健康化浪潮的驱动下,0糖食品饮料应运而生 。公众对0糖的误解由来已久 。
①从国家的相关规定看,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不高于0.5克,即指糖含量不超过0.5%,能量低于17千焦,热量小于4千卡,就可以称作无或不含糖食品和无能量食品 。0糖并不等于真的不含糖 。
②需要辩证看待0糖食品饮料中的甜味剂 。一般而言,这些甜味剂在人体内产生的能量比较少,人体代谢它们的时候不需要胰岛素,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但实际上,关于甜味剂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在动态发展 。随着研究的进展,一些此前被允许加入食物的添加剂也被发现对人体有害,一些则因为实现了技术突破,被允许添加到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目录中 。
③不同国家对甜味剂的规定也不相同 。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禁止使用甜蜜素作为甜味剂,中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则允许在食品中添加甜蜜素 。作为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首先,应明确日常生活中做到完全不食用任何糖分的食物是根本不可能的 。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的糖能够提供人类所需的能量 。我们应该做的是减少或避免摄入单一的高糖食品 。其次,0糖食品饮料虽好,但超量摄入也有一定危害 。
来源: *
古方计量单位今解3来源:【*】
在我国历代医药书籍中,关于用药计量单位的名称虽然大体相同,但其具体的轻重、多少,往往随着各个朝代的变迁和制度的改革而颇有出入 。方剂中常用的“两”就有很大的变化 。以考古发现为基础,经现代研究确定,秦、西汉时期一两只有15.6克,东汉时一两变为约15.4克,魏、晋时期一两是17.7克,隋唐宋元一两多在40克以上,直到明、清两代才大体稳定下来,计量以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十钱,一钱为十分 。一钱约为3.125克,故古方中的一两都换算成30克 。
在古代医药书籍中,一些特殊计量单位也比较常见,如方寸匕、钱匕、刀圭、一字等 。这些古代特殊的计量单位折合现代计量单位是多少呢?下面给大家做简要介绍 。
方寸匕 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制的量器,形状如刀匕,犹今之药匙 。《政和证类本草》载:“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为度 。”按照古今度量衡的换算,一方寸匕的容量,约等于现代的2.74毫升;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
钱匕 钱匕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称为一钱匕,一钱匕的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约合一方寸匕的6/10~7/10,约今五分六厘,约合当今不到2克;半钱匕,则是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合一钱匕的1/2,约今二分八厘,约合不到1克;钱五匕,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合一钱匕的1/4,约今一分四厘,约合0.42克 。
刀圭 刀圭是指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 。以此刀头的圭角做计量工具,《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 。”也就是说,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 。
一字 古代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为一字,约合今之0.4克 。
鸡子黄大 鸡子黄大是采用取象类比的思路确定用药分量的一种方法 。如《伤寒论》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如鸡子黄大” 。一鸡子黄大略等于40颗梧桐子大,约合9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