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就英国船轰死两名中国人罕见雄起严惩英国人?

清朝中晚期 , 早在马戛尔尼晋见乾隆皇帝以前 , 英国的商船已经来到中国南方 , 通过著名的殖民企业“东印度公司”跟中国人开展商业贸易 。随着中英双方的接触逐渐深入 , 随着贸易额逐渐增长 , 双方的冲突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
清乾隆49年(公元1784年)11月24日 , 东印度公司名下的一艘叫做“休斯女士号”的商船从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孟买开到了广州 , 停在广州城外的黄埔港 。一次长途旅行终于到达了终点 , 船上的成员都很高兴 , 船长威廉姆斯和大班乔治·史密斯决定好好庆祝一番 , 他们下令船上的炮手鸣放礼炮 , 似乎是向广州城宣布:“老子来了 。”
但是英国人似乎是得意忘形了 , 完全忘记了 , 当时在黄埔港里还有其他的中国船只停泊 , 尤其是一艘小船跟“休斯女士号”并排停泊 , 就在一门礼炮的炮口前方 。英国人一开炮 , 这艘小船被当场击中 , 船只立刻被炸得千疮百孔 , 三名中国船员被大炮轰成了重伤 , 生命垂危 。就在事发的第二天 , 其中一名船员就伤重不治而死 , 而肇事的炮手就躲了起来 , 生怕遭到中方责罚 。
事发第二天 , 中国官方代表广东海关监督与十三行的贸易代表一起走访英国商馆 , 要求当时英方交出负责开炮的炮手 , 由中国官方负责审讯调查 。然而这一合理的要求却遭到了英方和东印度公司的拒绝 。他们认为自己的船员只是一时失误才造成了意外的悲剧 , 并没有主观故意要伤人 , 因此根本不接受中国官方的审讯 。当时肇事炮手就藏在“休斯女士号”船上 , 但是东印度公司甚至不允许中国官员搜查船只 。
【清政府就英国船轰死两名中国人罕见雄起严惩英国人?】事发第三天 , 第二位重伤的中国船员也不幸去世 , 中国官方的代表们再次走访英国商馆 , 要求对方交出肇事者 , 然而东印度公司代表竟然要求中国官员在英国商馆审判肇事者 , 这让中国官员感到非常荒谬 , 当场予以拒绝 。中国官方要求肇事者立即到巡抚衙门接受调查 , 否则将要求南海县令派出衙役登船 , 以武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
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 而此时 , “休斯女士号”的大班乔治·史密斯被中方找到 , 带到了中国衙门 , 这件事成了整个事件的转折点 。中国官方开始取得主动权 , 他们以史密斯为人质 , 不断要求英方交出肇事者 。而英方此时却做了一件心狠手辣的事情 , 他们联合当时在中国的西方各国代表 , 一起抵制中国政府的决定 , 同时协调各国开始安排武装船只进入广东海面 , 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 。
中国政府一方面积极准备布防 , 另一面也在外交上开始分化对手 。广东巡抚孙士毅找来了除英国以外的西方各国代表开会 , 会面中 , 巡抚强调 , 三天内肇事炮手必须交给中方 , 中方保证此人将受到公正的审判 。同时他还承诺 , 只要外国代表的战船离开黄埔港 , 对方和中国立刻恢复贸易 。会面结束后 , 巡抚还为与会代表准备了两匹丝绸作为礼物 。
第二天 , 除英国以外 , 各国战船开始撤离 , 毕竟贸易要比武力要重要的多 , 英国代表遭到了空前的孤立 。11月30日 , 中方威胁英方 , 除非对方两天内交出肇事者 , 否则中方将暂停对方的食物和饮水 , 无限期停止与对方的贸易 , 并将采取措施禁止任何英国船只离开广州 。重压之下 , 英方被迫全面认输 , 向中方交出了肇事的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