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有多少年_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华传统文化有多少年_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11、思想、文字、语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2、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
3、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
4、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 。
5、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
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二三四2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品目繁多 。因为选择太多,不免眼花缭乱,觉得无从下手 。为了方便人们快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框架,可以先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的简明版,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二三四,就是一风、二卦、三文、四集,进行初步了解 。框架虽然简明,大要基本都在 。
一风:诗经国风 。二卦:易经乾坤二卦 。三文:三篇文章,离骚,劝学,逍遥游 。四集:四本文集,孙子兵法,论语,孟子,道德经 。
国风:真实,简明直接 。二卦:理智,进退有据 。离骚:热情,战斗不息 。劝学:学习,与时俱进 。逍遥游:豁达,和谐自然兵法:上善,不战屈兵 。论语:人道,推己诸人 。孟子:王道,大义在先 。道德经:天道,利而不害 。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二三四看下来,中华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要求非常高,要达到要求殊为不易 。前人真是志存高远,把标准定得如此之高,后人不断努力还是心向往之,实在是道阻且长 。
可能正是由于中华文化的自我要求起点高,对个人和社会的期望也很高,需要人们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中华文明才能延续千年万年而不衰 。即使现在,要达到这个要求,还是很困难 。不管是社会,还是个人,依然处在为达到标准而不懈努力的进程中,星辰大海不容易实现 。
要了解熟悉文化,就要消除距离感,消除困难感 。为了和传统文化拉近距离,不妨把老子、孔子、孙子当作老师,把孟子、庄子、屈原当作同学,其他人先不管 。用师生互动,同学讨论的心态,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会更有效果 。
如果只看一二三四的框架,真实、理智、热情、学习、豁达、不战屈兵、推己诸人、大义在先、利而不害,都是很浅显的道理,并不深奥难懂 。《道德经》的“利而不害”需要一点展开,加上乾坤二卦的配合,方便理解,就是:天道利而不害,君子自强不息 。意思也不难理解,简明表述就是:自然、世界、社会、别人,外部环境该做得的已经做了,剩下就是自己内部的努力,不需要怨天尤人,自己经过努力变强,然后解决问题 。要怎么做?参考其他一二三四 。有没有用?当然有,文明一路走来,发展到当代智能时代的高度,就是证明 。
【中华传统文化有多少年_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毕竟是传统文化,几千年前的文章,就不用太在意和当时环境相关的观点、看法、要求,主要看气节和精神,志向和格局 。气节、精神、志向、格局,这些才是能够一直流传下去的文化内涵,斯人、斯时、斯语等不重要 。
简明的框架,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要很多代人,经历很多事,总结很多经验,开启很多领悟,才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形成这样的理念,缔造这样的文明 。正是宇宙浩瀚,文明灿烂;代代各显身手,薪火相传 。
如果要达成中华传统文化期望的社会,需要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支持,需要更加方便好用的工具和载体,还要有高效及时的社会管理系统,智能时代强大的人工智能,应该能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