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杨贵妃墓藏着什么让人想入非非的秘密

杨贵妃墓有什么让人想入非非的秘密?杨贵妃墓前土传说能美容?杨玉环墓原为土冢,盛传把这土搅在粉里擦脸,可使皮肤与容貌更加细腻白洁,因此游客和妇女纷纷偷土,致使土冢被挖下去数尺,为保护墓的封土,不得不加砌了一层青砖……
十几年前我去西安,在华清池转悠了一上午,意犹未尽,又赶往兴平市马嵬镇,把杨贵妃临终前的逃亡路线走了一遍 。马嵬镇西门外有杨贵妃墓 。
网络配图
我去陕西,八百里秦川的奇峰无数,惟独骊山与马嵬坡令我想得最多、最深 。前者是春秋时周幽王千金买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滑稽舞台,我在山脚下做一次深呼吸,想辨别千年前混杂的脂粉与硝烟是否散尽;后者则因有个贵妃做过牺牲品而身价百倍,至少我听过当地有趣的传说:杨玉环墓原为土冢,盛传把这土搅在粉里擦脸,可使皮肤与容貌更加细腻白洁,因此游客和妇女纷纷偷土,致使土冢被挖下去数尺,为保护墓的封土,不得不加砌了一层青砖……因而我联想到,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正懂得游山玩水,他比一般人还额外带有一层“偷土”的动机,即挖掘依附在历史断层的凝固的灵感,淘洗混杂于岁月尘埃的理智的金砂 。这注定他与山水擦肩而过后不会空手返回的,他借助与山水的灵性相通丰富了自己的库藏 。
杨贵妃墓冢两侧的碑廊,刻有历代名人到此一游后的题咏 。我拿出笔记本抄录下一些,有几首很有味道 。
唐僖宗李儇幸蜀经马嵬诗:“马嵬杨柳绿依依,又见鸾舆幸蜀归 。泉下阿环应有语,这回休更罪杨妃 。”
鸦片战争后被谪放伊犁的林则徐,经陕西题贵妃墓,《路经太真墓诗》:“六军何事驻征骖,妾为君王死亦甘 。抛得娥眉安将士,人间从此重生男 。”
清代何承燕一诗流传甚广:“霓裳惊破太怆惶,掩面君王失主张 。七夕盟言忘不得,牵牛要骂李三郎 。”言下之意,宁给牛郎当织女,不给庸君做贵妃 。
网络配图
杨贵妃在当时可能招人恨的,后世反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同情 。她终究只是一个女人,在战乱之际却成了替罪羊 。客观上是以她的惨死,堵住了众人抗议之口,减免了一国之君本应承担的责任 。保江山还是要美人?对于落难的唐玄宗是一道难题 。在马嵬坡这个十字路口,他不得不作出选择 。他也只能这么选择 。海誓山盟的爱情,也经不住生死的考验 。度过难关之后想起杨贵妃,唐玄宗肯定是愧疚的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他一个人,还有心思去华清池泡温泉吗?再见那太液芙蓉未央柳,能不想起芙蓉如面柳如眉的美人?能不热泪盈眶?华清池的温泉,仿佛唐玄宗长恨之际的热泪滚滚 。
其实,唐玄宗逃命四川,占领长安的安禄山,一把火将盛极一时的华清宫烧成灰烬 。战乱平息后唐玄宗即使再回华清宫,也只能独自面对残垣断壁的一片废墟 。这里曾经是他的温柔之乡,最终还是成了伤心之地 。
由华清池联想到杨贵妃,以及她那著名的零食:荔枝 。杨贵妃的时代,西安尚叫长安 。长安本不产荔枝,贵妃的荔枝全是由南方火速运来的 。那是中国最古老的“特快专递” 。杨贵妃,杨贵妃,不仅美,而且馋 。吃荔枝都吃上瘾了 。荔枝最初出现在杨贵妃的风流故事中,因了绝代佳人的青睐而身价百倍 。荔枝,三千宠爱集一身 。我来西安,首先叩访位于临潼县城南的华清池 。站在骊山北麓旧朝代遗留下来的雕栏玉砌间,仿佛目睹一幢灯火通明的空中楼阁的废墟,我油然涌起一股看旧书落泪、替古人担忧的情怀:江山,在哪里呢?美人,在哪里呢?倒是邻街一家高档果品店里摊放的荔枝(肯定由飞机从南国长途运输来的),使我盲目地相信长恨歌中的千金一笑栩栩如生 。旧物尚存,美人青春的宠物在以顽强的生命力代代相传,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她自身,却在霓裳羽衣曲的破绽百出中香销玉殒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