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扬州隋炀帝陵因太寒酸遭质疑

扬州市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邗江区发现的两座墓葬中,已经发掘的一座为隋炀帝陵 。该古墓出土墓志写有“隋故炀帝墓志”,铭文记载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与史实相符 。除断定墓主身份的关键字很清晰,其它绝大部分字体已很模糊,难以识读 。
最让考古人员关注的是:扬州隋炀帝陵葬墓的规格还不及当时的富人葬墓,隋炀帝墓南北长4.98米,东西长5.88米,墓室深度2米多,只能算中小规模的墓葬,连一般古代有钱人的墓制规格都达不到,考古人员发掘时也没想到这居然是座帝陵 。
网络配图
考古人员分析,隋炀帝陵规模之所以较小,与其死因和多次迁移有关 。历史学家认为“这两座墓的占地面积很小,远远达不到帝陵所应有的规模和气势,更不符合杨广好大喜功的个性,这主要与他的死因有关 。”据史料记载,公元618年,隋炀帝巡幸扬州期间,禁卫军发动兵变,推举重臣宇文化及为首领,并缢死了杨广 。由此推测,“有可能隋炀帝被杀时是一种特殊时刻,亡国之君墓规模就小得多 。”
史料记载,杨广死后,萧皇后与宫人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将他葬于江都(今扬州)宫流珠堂 。宇文化及率部离开江都后,镇守江都的大将陈棱感念隋炀帝旧恩,为其发丧并改葬于吴公台下 。凄惨的下场,使这位帝王的陵墓规格连当时的有钱人的规格都达不到,这也能印证该墓的真实性 。
而“帝崩于扬州”“……于流珠堂”,清楚写明隋炀帝杨广死后萧后埋葬他的地点 。正是根据这些内容,专家们认定墓主为隋炀帝 。但是,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并未发现棺椁和骨骼遗存 。
众所周知,隋炀帝这个谥号正是唐高祖李渊加给杨广的 。在谥法中,“炀”的意思有去礼远众、逆天虐民、薄情寡义、离德荒国等,明显是个恶谥 。但是李渊又以帝王的规格,于公元622年为隋炀帝修建了隋炀帝陵墓 。这是为什么?
网络配图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学锋分析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政权的更替总要走一个禅让的形式,王莽、曹丕都是这样做的,宋代以后才是通过征伐直接推翻 。公元617年,李渊攻入长安,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杨广去世两个月后,李渊逼杨侑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建立了唐朝 。禅让的形式表明,唐朝承认隋朝的合法性和杨广的皇帝身份,因此才以帝礼安葬杨广 。
【考古发现扬州隋炀帝陵因太寒酸遭质疑】此外,杨广和李渊本身就是表兄弟,二人的母亲是亲姐妹 。中古时期是世家大族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也可以说是贵族的时代,门阀观念、家族观念很强,因此李渊为杨广修扬州隋炀帝陵是合情合理的 。
从现场发掘情况来看,这个陵墓如此草率简陋,简直让人觉得不太可能 。
唐武德五年(622年),高祖李渊下令把隋炀帝陵迁到雷塘,“既然是正式迁葬,就用这样的砖室墓来打发,也太有点不近常理” 。而且萧皇后病逝后,唐太宗李世民以厚礼将其遗体送来扬州,与隋炀帝合葬 。“唐太宗将萧后与杨广合葬,无非是表示他的宽大胸襟,那么如果竟然将这个合葬墓搞得如此寒酸,简直是匪夷所思 。”
网络配图
考古学家认为,墓室内尸骨无存,为进一步甄别墓主的身份也留下了很大的疑团 。会不会是杨广的忠臣或后人为了表达对他的缅怀,收集了他的部分生前遗物,以及一些陪葬品,并铭刻了一块墓志,在此处建立了一个空隋炀帝陵,即杨广的一个衣冠冢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