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草种植技术 红豆草种植技术和管理

红豆草种植技术 红豆草种植技术和管理

【红豆草种植技术 红豆草种植技术和管理】红豆草是轮作中的一种优良牧草 。它根系强大 , 入土深,根瘤量大,种植后能给土壤中留下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素,所以它是各种禾谷类作物的良好前作 。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轮作倒茬中,具有极大的潜力 。
红豆草虽然耐旱耐瘠薄,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仍应注意供水,注意追肥 。红豆革生长初期及每次刈割之后,都应追肥,如氮、磷、钾、石灰 。

红豆草对氮肥比较敏感,追施氮肥能提高根瘤的固氮活性和固氮能力,能提高产草量20%~30% 。一般灌水应结合刈割、施肥进行,追肥后灌水效果很好 。春旱严重地区浇越冬水和返青水是十分必要的 。


红豆草的抗寒能力不如紫花苜蓿 。为了保证其安全越冬和翌年返青,上冻前追施磷、钾肥并进行冬灌,春季土壤刚刚解冻后进行耙地 , 对提高红豆草越冬率和促进返青十分有利 。
红豆草每年可刈割2~3次,每公顷产干草7500—15000千克 。青饲宜在现蕾期至开花期刈割,晒制干草时宜在盛花期刈割,刈割留茬高度以5~7厘米为宜 。红豆草种子落籽性强,一般在花序下中部荚果变褐时即可采收 。第一年种子产量较低,第三、四年种子每公顷产量可达900~1050千克 。
红豆草的最后一茬再生草及收获种子之后的再生草常用于放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