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秦陵八大谜团竟暗藏九层妖塔?

导读:中国考古学家们早在1974年春季就发现了秦始皇陵,而随着秦始皇陵的发现,被挖掘,也开启了一系列的未解之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秦始皇陵的八大谜团,据说,秦陵竟暗藏“九层妖塔”?谜团一:秦始皇遗体完好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 。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由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遗体也会完好地保存下来 。虽然客观上具备保护遗体条件,但秦始皇遗体是否完好地保存下来呢?
如果单从遗体保护技术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汉女尸能很好地保护下来,秦代也应具备保护遗体的防腐技术 。
问题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时节,“尸体”未运多远,便发出了熏人的腥味,经过50余天的长途颠簸,尸骨才运回咸阳发丧 。
根据当代遗体保护经验,一般遗体保护须在死者死后即刻著手处理 。如若稍有延误,尸体本身已开始变化,恐怕再先进的技术也无能为力 。秦始皇遗体途中就开始腐败,尸体运回咸阳等不到处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 。据此推测秦始皇遗体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
谜团二:秦始皇使用铜棺还是木椁?
秦始皇使用什么样的棺椁?《史记》、《汉书》均未明确记载 。司马迁只留下一句“下铜而致椁”的含糊记录 。于是有学者据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铜棺 。
但从文献记载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铜棺 。《史记》、《汉书》明文记载:“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 。”“披以珠玉,饰以翡翠”,“棺椁之丽,不可胜原 。”这里“漆涂其外”、“饰以翡翠”的棺椁恐怕只能是木质的了 。
如果是铜棺或石棺肯定用不著土漆涂其外,而只有木棺才可能使用土漆 。
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制度考察,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 。自命功劳大过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弃“黄肠题凑”的木椁而改用其它棺椁 。
谜团三:幽幽地宫深几许?
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 。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其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过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 。司马迁说“穿三泉”,《汉旧仪》则言“已深已极” 。说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极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呢?
尽管这一推断悬殊太大,但却首开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奥秘的先河 。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 。
根据最新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深 。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 。
这样推算下来,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 。
这个数据应当说不会有大的失误,这是依据目前勘探结果推算的 。但是否如此尚有赖于考古勘探进一步验证 。
谜团四:兵马俑伉被焚之谜
考古人员在清理兵马俑坑时发现,一、二号坑中有很多火烧的痕迹,陵区有大面积的火烧土分布,同样考古人员在对秦陵陪葬坑的挖掘中也发现了大量火烧土和残余焦木,坑中的棚木基本上都被化为灰烬 。究竟是谁对兵马俑坑进行了如此巨大的破坏?
从文献资料推测,破坏兵马俑的人应当是项羽 。由于项羽的祖父项燕在秦灭楚时被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亦死于秦将手下,因此与秦始皇结下深仇大恨 。
但如果是项羽火烧了秦陵,陪葬坑里完好保存著精美的铜鹤、铜鹅、铜鸭子等珍宝一件都没有被运走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