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沙和河沙的用途 海沙的用途

海沙的用途1

海沙和河沙的用途 海沙的用途

文章插图
海沙的用途:制造玻璃;制造钢铁及铸造铜、铅、铁的合金;用于制造矽砖与瓷砖;用于锯石,玻璃打磨,金属抛光及喷砂等 。
海砂,即海中的砂石 。颗粒度较大的为砂,以厘米为单位,粒径较小的为沙,通常以毫米以单位;两者都是纯天然的,经海水冲刷、滚动、碰撞、打磨而成 。海砂除了含有二氧化硅外,含有少量的氯离子、长石、钙、镁、云母等,是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的第二大海洋矿产 。
海南岛这些沙子为何会“唱歌”?怎么保护?科学家作出解答2海南发现海岸鸣沙!
近日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
屈建军研究员发布研究成果
在海南陵水清水湾
和万宁神州半岛发现海岸鸣沙
这也是我国首次发现海岸鸣沙
作为支撑海南旅游业发展的“三大件”(阳光、海水、沙滩)之一,优质的沙滩资源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到访 。专家认为,此次海岸鸣沙的发现,不仅是科研领域的突破,也为海南岛鸣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关报道→海南岛也有会“唱歌” 的沙子!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来了)
沙子是如何“唱歌”的?
海岸鸣沙是怎么样形成的?
与西北沙漠鸣沙相比
海岸鸣沙呈现出哪些特点?
针对这些疑问
屈建军接受了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采访人员的独家专访
01
如何形成?
与沙质、海浪影响有关
2020年10月,屈建军科研团队开始对海南岛沿岸进行科学考察 。科研团队通过对沙质的研究,发现在清水湾和神州半岛有海岸鸣沙的存在 。
屈建军在海南东海岸考察海岸鸣沙 。本人供图
鸣沙又称为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常分布于沙漠和海滩中,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 。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被认为没有海岸鸣沙分布 。
“中国没有海岸鸣沙的历史将被改写!”此次考察的发现,让屈建军欣喜若狂 。
沙子本身特性
清水湾和神州半岛海岸鸣沙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 。屈建军研究发现,这两地的海岸鸣沙颗粒不仅有良好的磨圆度,而且具有良好的“V”形撞击坑和化学溶蚀坑,这种发育良好的表面多孔状物理结构正是控制鸣沙发声机理的重要因素 。
神州半岛和清水湾海岸鸣沙颗粒具有良好的“V”形撞击坑和化学溶蚀坑(图a-d和图e-h),这种海岸鸣沙“V”形撞击坑特征与日本东京都府丹后半岛琴引滨海岸鸣沙一致(图i-l),其良好的磨圆度和化学溶蚀坑与巴丹吉林沙漠鸣沙石英颗粒表面结构一致(图m-p)
“石英颗粒表面形成的镂空结构或凹坑,组成许多声学小空腔,当沙粒在摩擦和碰撞作用下,激励起空腔内空气柱振动,与沙粒产生共振而发声,从而形成鸣沙效应 。”屈建军说 。
海浪
“鸣沙的形成,除了沙质本身的特性外,还与海浪的影响有关 。”屈建军介绍,清水湾、神州半岛的鸣沙海滩均为典型的海岸堆积地貌,具有波浪作用激烈、潮流较弱的特点 。波浪从深水区向岸传播过程中,受海底地形影响发生折射,波浪方向逐渐垂直于岸线,推动岸滩泥沙产生向陆和向海方向的横向移动,这种波浪对海沙的分选作用,使得海岸鸣沙沙粒更为均匀、洁净,提供更多的共鸣空间 。
02
有何特点?
与沙漠鸣沙相比
海岸鸣沙音调更高响声更大
一直以来,以敦煌鸣沙山为代表的西北沙漠鸣沙较为人所熟知 。此次发现的海岸鸣沙与沙漠鸣沙有哪些不同?屈建军选择了巴丹吉林沙漠鸣沙与清水湾、神州半岛海岸鸣沙进行对比 。
经过对声学信号频域比对,屈建军发现,清水湾海岸鸣沙声音信号最强,巴丹吉林沙漠鸣沙次之,神州半岛海岸鸣沙最弱 。
而在声音音调方面,神州半岛海岸鸣沙声音音调最高,清水湾海岸鸣沙次之,巴丹吉林沙漠鸣沙最低;总响度和尖锐度方面,清水湾鸣沙声音信号总响度最大,巴丹吉林沙漠鸣沙次之,神州半岛海岸鸣沙最小;而尖锐度上,清水湾和神州半岛鸣沙两者恰好相同,且均大于巴丹吉林的沙漠鸣沙 。
神州半岛、清水湾、巴丹吉林沙漠三地鸣沙矿物组成及颗粒大小对比
“也就是说,海岸鸣沙声音的高频成分占比要更高一些,声音也相对尖锐,而沙漠鸣沙声音的高频成分占比更低,低频成分占比更高,声音也相对低沉 。”屈建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