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真实的袁世凯评价为何天差地别

导读:袁世凯是何许人也?在中国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十岁顽童,恐怕大都知道袁世凯 。有人说他是一代枭雄,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也有人说他是治世能臣,有人说他是卖国贼;还有人说他是爱国英雄,有人说他是卖友求荣的的小人等等 。为何对一个人的评价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几个人 。
对袁世凯,人们有过许多称呼:袁项城,是借用他的祖籍地;袁宫保,是用清廷所赐“太子少保”衔,当上民国大总统之前,这是他最喜欢的称呼;大总统,从他53岁叫到56岁,但长子袁克定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提起父亲依旧称“先大总统”;洪宪帝,从1916年1月1日到3月22日,共83天;卖国贼、窃国大盗,从民国叫到新中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里 。
网络配图

“过去史书上说,袁世凯是个纨绔子弟,其实不是这样 。从同治十三年到光绪三年,他正正经经在北京读了4年书,长进很大 。他自己说过,那几年,为了要博一个功名,他读书累到吐血,都没考取一个举人,这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骆宝善忽然记不起袁世凯某年乡试所作的挺不错的联句,女儿悄悄递进来一张纸条:“光绪五年:重门惊蟋蟀,万瓦冷鸳鸯 。”字是骆宝善的妻子刘路生写的 。夫妇俩都是袁世凯的研究者,连女儿对袁世凯也很熟悉 。
“袁世凯留下来的东西,是一批家书和向清朝政府报告的文牍 。从家书中看,他的思路很清晰,考虑事情很周密,对事情的把握和分析,肯定在同龄人之上 。”骆宝善主持了国家“七五”社科规划基金资助的“袁世凯研究”项目,他主编的《袁世凯全集》囊括了所有已发现的家书和文牍,将在2011年夏天出版,计30卷,2500万字 。
袁静雪(原名叔祯,袁世凯三女)印象中的父亲总是军人派头:黑呢制服,站或坐时,腰背挺直;平常少有笑容;生气时骂“混蛋”,气极了,“混蛋加三级”;待部下很客气,但他们都很怕他 。有人夸张地说,袁世凯坐在那里,睛光四射,像一只老虎 。在中南海的时候,袁世凯吃饭时要奏军乐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道,每当军乐声起,总管太监张谦和的嘴就会因生气而变扁:“简直钟鸣鼎食,比皇上还神气!”
统领军人,对袁世凯来说,“比起做文章来,到底容易多了” 。一次闲谈,张之洞问袁世凯练兵的秘诀,袁世凯说:“练兵事看似复杂,其实简单,主要是练成‘绝对服从命令’ 。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和钱,不从就吃刀 。”国民党人杨思义回忆说,“袁世凯深知人情,除了威胁之外还有利诱,事情便可圆满 。”
被清廷开回原籍彰德(今安阳)洹上(村名)3年,袁世凯不仅仅是湖上垂钓,他实在是很忙的:外界消息源源不断汇总到他这里;留日学生回国,多绕道来拜,家中常常宾客满堂,他则视各人的才能,分别给待遇、给资助 。所以许指严在笔记中说,那两年里几乎每个月都有革命党揭竿而起,“皆袁之金钱蒸发力也” 。
网络配图

袁世凯待人接物,礼数周全,出手大方 。
孙中山、黄兴、陈其美分别在京受到过袁世凯的隆重招待 。袁世凯把自己所住的石大人胡同迎宾馆腾出来,让孙中山下榻,以示恭敬,把总统府搬到铁狮子胡同陆军部(今张自忠路3号) 。孙中山曾经对人说:“袁世凯真能办事,气度也不凡;虽然习惯于玩权术使诈,但也是迫于时事,不得不这样 。”他还细述了见面时的观感:“跟他刚一见面,他是至诚至真的样子;进一步谈,你会发现他话中有锋芒,眼光四射,一般人是窥探不到他的真心思的 。我是心中存疑,所以也以一派城府相对 。等到日后看他做的事情,全跟说的不一样 。他真是一个魔力惑人的命世英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