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由来简介30字 春节的由来简介

春节的由来简介1

春节的由来简介30字 春节的由来简介

文章插图
春节这一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有很多神话故事来说明春节的来历,一般认为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传说最早在尧舜时就有过年的风俗,现在也是我国重要节日 。
走进中国,分享春节的由来,有什么故事2【春节的由来简介30字 春节的由来简介】走进中国,分享春节的由来,有什么故事
文/@成长新视点
春节,是阴历岁首,也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更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也称新年、新春、新岁、大年、阴历年,俗称“过年” 。
春节的由来,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由上古时期夏历的岁首(阴历正月初一),举行的祭祀祈年活动演变而来 。真正称为“春节”,则是在民国时由袁世凯所批准 。
过去,人们会于旧岁(阴历年)农事结束,在新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以感谢祭天地众神和祖先护佑的恩德,祈求来年继续丰收、一帆风顺 。
相传,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虞舜登上天子之位后,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从此,人们就把这天当作岁首,农历新年由此而来 。
过去,中国历代的历法,对正月设定的日期并不一致,夏历是用孟春(阴历正月)为正月,而商历却用腊月(阴历十二月)为正月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历又以阴历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也是沿用了秦历 。
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仍以原夏历的孟春(阴历正月初一)为岁首 。之后,史学家们逐渐完善为现在使用的阴历(即农历,也称夏历) 。落下闳,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春节老人” 。
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 。而农历新年,被正式定名为春节,还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 。
在中华民国的北洋政府时期,因与国际接轨使用阳历,要采用公历纪年法 。为了区分阴、阳两个新年,袁世凯就把阳历1月1日改称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则命名为春节,并例行放假 。
从此,夏历的岁首(阴历正月初一),就由以往的“过年”改为了春节 。
自古以来,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中国各民族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形式丰富、极具特色,大多以祭祀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庆贺团圆和祈求丰年等为主要内容,并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一直相传至今 。
现在,春节一般指的是除夕和正月初一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3#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又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春节期间,各家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多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的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 。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 。这习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