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邀明月举杯邀明月 举杯邀明月的下一句 举杯邀明月下一句是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两句诗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 。很明显,这里的三人分别指的是李白自己、李白的影子、以及明月 。

举杯邀明月举杯邀明月 举杯邀明月的下一句 举杯邀明月下一句是

文章插图
熟悉李白的读者应该都知晓,李白诗歌里最常出现的意象有两种,一种是酒,另一种是月,而在这首诗中,兼而有之 。
1、强烈的孤独意识本诗诗名为《月下独酌》,由一独字可知,李白对自己孤独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此时此刻,天地万物间,只有他一个人在饮酒,内中的孤独感不言而喻 。自古以来,饮酒的场景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热闹的宴享场面,例如《古诗十九首》中"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另一种则是孤独的情景,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曹操《短歌行》中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实不仅是曹操,许多文人都有饮酒作乐,借酒消愁的情思 。热闹的场景通常能因相聚之声暂时派遣忧愁苦闷的情怀,但是孤独却不一样,独自饮酒的场景通常很难有欢乐的情感,尽管乐观如苏轼,也会发出"高处不胜寒"的感慨 。李白自己就曾说过:"举杯消愁愁更愁",说明孤独与愁苦是难以驱赶的 。
【举杯邀明月举杯邀明月 举杯邀明月的下一句 举杯邀明月下一句是】在这首诗中,自始至终都只有李白一个人在喝酒,他体会不到"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快意,强烈的孤独意识侵袭了他 。面对此况,他只好将酒杯举起,与明月共饮,但明月并不会陪他喝酒,而此时,李白饮酒,他的影子便也跟着一饮而尽 。李白心中思明月,明月却不接受他的"邀请",只有影子毫无"个性"地跟随他 。所谓"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当如是 。
举杯邀明月举杯邀明月 举杯邀明月的下一句 举杯邀明月下一句是

文章插图
2、 "三人同乐"的欢愉场面尽管李白身处孤独,但他骨子里的浪漫情怀却不允许这种低沉的情绪弥漫 。既然明月不喜喝酒,李白就换另一种形式邀请它:"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酒至半酣时,他借着醉意欢歌载舞,月亮看着他,徘徊不进,影子跟随着他,手舞足蹈 。不得不说,李白是高明的 。《尚书》有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歌舞在一定程度上能传达人的情感、志向 。但李白,只是想以声音打破这孤独的意境,这时月亮再不能无视他,只得呆呆地看着他,而影子也只得跟着他一起"凌乱" 。本来孤清的夜晚,瞬间热闹起来,变成"三人同乐"的欢愉场面 。
在半醉半醒之时,李白发出了"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的感叹 。实际上,无数文人墨客饮酒所求的便是"醉",李白却说"醒"才是同欢,而"醉"后却要分散 。可以看出,李白纵使心有不快,身处孤独,也是乐观豁达的,他认为清醒之时应及时行乐,把握时光,因醉了便人事不省,对外界之物一无所知 。
举杯邀明月举杯邀明月 举杯邀明月的下一句 举杯邀明月下一句是

文章插图
李白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创造出了许多诗篇,更在于他那浪漫乐观的情怀 。他珍惜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他并不畏惧孤独,反之,他能与孤独相处,与独孤对话,能将一个凄清的夜晚变成三个人的举世盛宴 。这种珍惜生命的精神,更加值得后人仰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