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帝王和他的后宫们在圆明园的奢侈生活,厨子2000人以上!

给皇帝和他的皇族成员准备膳食是一件大事,御膳房就是“负责御膳,处理帝皇的膳食,以及在特别时节准备盛大餐宴” 。
【揭秘帝王和他的后宫们在圆明园的奢侈生活,厨子2000人以上!】清朝皇帝似乎每天有两次主餐,就是早膳跟晚膳,但整天下来不断有各式各样的食品供应 。每一顿饭都十分铺张、谨慎和准时地由一大群御膳房的伙头来准备 。这些皇家膳食不仅仅是美食,而且极其丰富和多样化 。从清代著名学者兼诗人袁枚(1716—1798)所传下来的著名食谱可知,袁枚与他同时代的富人是怎样准备他们的膳食 。袁枚引用儒家经典《中庸》里所说的“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来提倡饮食的乐趣 。他有一次在朋友家里尝到一道很好吃的鱼之后,就立即派出他的厨师去学习如何烹调 。他的食谱乃集烹饪艺术之大成,从了解材料的属性,到选用作料、掌握火候、使用合适的器皿,以及决定整个饭局的铺排等等,都详细列出,把烹饪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圆明园里的膳食在品位和排场上,不可能比袁枚在他随园内的膳食来得逊色,其烹饪的规模,必定是更为铺张,这是不用赘言的 。
皇家筵席在儒家教条的规范之下,一顿标准的皇家食单是从120道不同的菜色当中,挑选出26道菜来组成 。每一道端给皇帝的菜,事先必须由内务府派出的官员记录下负责烹饪的主厨名字,显然是为了安全起见 。圆明园内皇室主餐的规模,一般是24道菜,大约比照在紫禁城里所伺候的规模 。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有那么大的胃口能在一顿饭里吃掉那么多食物,因此清朝的皇帝,特别是乾隆,通常会特别点一些人的名,将几样菜送去,以示他的恩宠和赏识 。另有御厨伺候皇后、太后和其他嫔妃 。御膳房会对各种要求,包括大小宴会,在接获通知后马上做好准备 。宫廷膳食是奢华的,所代表的不仅是浮华,更重要的是帝王的威严,真正的奢华和精致通常是中国统治者饮食习惯的一部分 。餐桌上的奢华包括了陶瓷餐具和金银的器皿,由于它们的数量极为庞大,特别有专人负责处理 。有人曾说,“事实上,许多清朝皇帝的饮食颇简单”,跟档案所示相反,从一系列有关皇室菜单的记录可知,皇帝膳食的气派是很大的 。
有些盛大的宴会在紫禁城里举行,例如康熙曾经在这里举行过千叟宴 。乾隆也于1740年召集包括满洲贵族、大学士和身处高位的汉臣等99人大宴于乾清宫 。二十年之后,乾隆为了祝贺他母后的七十岁大寿,在香山举行了一场极尽奢华的盛宴 。在1782年完成第一部《四库全书》时,乾隆邀请了所有参与编纂的臣工出席一场豪华的盛宴,并在宴会过后赐给他们礼物 。
圆明园里的厨房也能准备盛宴 。例如1727年1月19日在园里,由五品太监宫殿监督领侍刘进忠准备一连八天的盛宴,他拟定菜单、安排表演(通常是烟火和摔跤),和确认包括怡亲王、庄亲王、康亲王、果郡王和信郡王在内的宾客名单 。
在1757年于同乐园举行的一场庆祝农历年之豪华宴会,宾客包括了皇室宗族、功臣和来自蒙古与西藏的特别访客 。这场盛会跟其他众多的宴会一样,安排了余兴节目,像京剧表演和吟诗作对 。在1790年,来自朝鲜、琉球和安南(越南)的使节跟其他人一起到北京向乾隆祝贺八十大寿 。乾隆在圆明园大开宴席来款待他们,甚至向正使祝酒 。之后在中午时分,乾隆为这次盛会作了一些诗,向宾客朗读 。这些宾客包括几位正使和他们的副使,都能够用同样的联韵来唱和乾隆的诗 。
宫廷宴会是怎样上菜的呢?一位18世纪的俄罗斯外交官在接受乾隆皇帝款待之后,把宴会的进行过程生动地描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