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酶的本质-果胶酶的作用原理

果胶酶的作用原理1

果胶酶的本质-果胶酶的作用原理

文章插图
果胶酶是水果加工中最重要的酶,应用果胶酶处理破碎果实,可加速果汁过滤,促进澄清等 。应用其他的酶与果胶酶共同使用,其效果更加明显,如秦蓝等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复合酶系制取南瓜汁,大大提高了南瓜的出汁率和南瓜汁的稳定性 。
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南瓜果肉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出单一果胶酶制剂或纤维素酶制剂对南瓜果肉细胞壁的破坏作用远不如复合酶系 。又如张倩等提出了一种新型果蔬加工酶—粥化酶(含有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及蛋白酶等),可提高果蔬果汁的出汁率,增加澄清度,在果蔬加工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高中生物选修1教材答案-9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2课题目标简述果胶酶的作用;检测果胶酶的活性;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搜集有关果胶酶应用的资料 。
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
课题难点: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
课题背景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几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果汁饮料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将水果制成果汁,不仅有利于解决水果丰收季节的产、销、运输和保存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水果的附加值,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 。课题背景从与社会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入手,引入课题研究 。
基础知识分析知识要点:1.果胶酶的作用;2. 酶的活性的定义;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4.果胶酶的用量 。
实验安排及注意事项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必修模块“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基础之上,与必修模块的探究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酶的活性不是通过定性分析而是通过定量分析来进行探究的;二是本课题并不仅仅满足于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还探究了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其中,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可以参考下面的教学思路进行 。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下列事项 。
1.与其他工业用酶基本相同,果胶酶的适宜温度范围也比较宽泛,因此,可以选用10 ℃作为温度梯度,设置的具体温度为10 ℃、20 ℃、30 ℃、40 ℃、50 ℃和60 ℃等,也可以尝试以5 ℃作为温度梯度 。
2.苹果、橙子和葡萄等水果都可以作为反应物,水果不用去皮 。如用苹果为原材料,一般可按每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加水100~200 mL的比例进行搅拌,获得稀的苹果泥 。
3.果泥的用量可以采用5 mL左右,果胶酶的用量可采用质量浓度为2%的果胶酶溶液2 mL 。
4.水浴时间可以为20~30 min 。
5.过滤果汁时,漏斗中应放置滤纸 。
6.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只须将温度梯度改成pH梯度,并选定一个适宜的温度进行水浴加热 。反应液中的pH可以通过体积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进行调节 。
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是建立在探究最适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基础之上的 。此时,研究的变量是果胶酶的用量,其他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实验时可以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也可以只配制一种浓度的果胶酶溶液,然后使用不同的体积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反应液的pH必须相同,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课题成果评价本课题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探究报告的评价上 。报告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不同果胶酶用量对出汁量影响的曲线图(在浓度和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并最终得到果胶酶最适温度、pH以及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
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
1.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
提示: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可以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避免了果泥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的问题 。
【果胶酶的本质-果胶酶的作用原理】2.在探究温度或pH的影响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如果需要,又应该如何设置?为什么?
提示: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或不同的pH梯度之间就可以作为对照,这种对照称为相互对照 。
3.A同学将哪个因素作为变量,控制哪些因素不变?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处理?B同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