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乾陵40万人没挖开盗墓千年没发现入口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生前威严震慑世界,死后其陵墓也震慑了无数的盗墓贼 。武则天乾陵是少数和秦始皇陵一样让考古学家头疼的陵墓,40多年考古学家不敢挖,数千年来从未被盗,武则天乾陵到底有什么秘密?
乾陵,这座气势宏伟的地下皇陵是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长眠之地 。数百年来,周围的陵墓都被盗墓贼洗劫,然而乾陵却使他们望而生畏 。
如果问世界上那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 。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噼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 。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像许三多一样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遗体 。我们不禁要问,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什么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
网络配图
这事得从乾陵的修建说起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 。
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奶头山” 。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 。
唐时的堪舆家(风水先生)认为,梁山有利于女主 。所以女皇武则天便把梁山选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万年寿域” 。
乾陵修建的时候,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从古至今没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的历史教训,从他与长孙皇后的昭陵起,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设计,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
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 。
网络配图
至于里面的宝贝,经过多年的探测考察,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500吨!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4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 。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 。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 。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
乾陵的文物储藏十分丰富、而且从来没有被盗过 。这并非贼不想盗,而是因各种原因而未盗成功 。这与当时的皇家葬制和高明的防盗术有关 。
唐代之前,喜欢张扬后事的帝王们,多造大坟高冢以显皇家威仪 。为了防止盗掘,也想出了不少手段,比如深挖墓穴、设置机关、虚冢设疑、不树不封等,这些办法,给盗墓者出了不少难题,但并没有使盗墓之风稍息 。到了唐代,把墓穴凿挖在山崖岩石之中,“依山为陵”的“崖墓”兴起,这种葬制显然比平地起穴封土为陵的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 。
这种依山为陵的崖墓的开创者为唐太宗李世民,其昭陵玄宫地开凿了今天陕西省礼泉县境内的九嵕山而就 。其后唐诸帝多兴师动众,将附近风水上佳的山体都凿空了,其后的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章、贞、简等十三陵也都是这种类型的“崖墓” 。在大山的掩护之下,武则天和高宗皇帝得以免遭蟊贼的侵扰,也为后世留下了 无尽的想想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