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工作原理是什么-扬声器工作原理( 三 )


二阶分音器
第二阶分音器的零件刚好是第一阶的两倍 。二阶分音器具有40 dB/decade(12 dB/octave) 的分频斜率,两倍的零件造成更多的 90°旋转,因为它是一个更陡峭的衰减 。这个意思就是说,在分频点上有 180°的误差,它是以 12dB 做为分频斜率 。12dB 的分音器一般都应用于汽车音响,一般的喇叭也适用此种分音方式 。
这类分音器在被动分音器中最为常见,因为它在设计复杂度、频率响应与高音单元保护性当中取得了合理的平衡 。当扬声器的所有单体在摆放时对齐,二阶分音器与所有的偶数阶分音器都能够提供对称的极性响应 。
第三阶和第四阶分音器
第三阶分音器零件更多,当然它的相位误差也更大 。它是以 18dB 做衰减,具有60 dB/decade(18 dB/octave) 的分频斜率 。高通与低通有 270°的相位误差 。而第四阶分音器则是以 24dB 斜率做衰减,具有80 dB/decade(24 dB/octave) 分频斜率,高通与低通有 360°的相位误差 。这类分音器则可确保低频部分远离高灵敏度的高音喇叭,使音场更深,尤其24dB低音,您可以感觉更深的低音 。分音器的设计需要仪器测试,不是自己可以任意改变的 。
三音路分音器
采用高阶分频的好处在于其滤波衰减斜率更大,分频效果更好,而且也有利于设计分频补偿电路(因为并不是”分”得越彻底越干凈的分频器就是好分频器,理论上说,分频后的两个信号曲线在迭加之后,与原曲线完全一致,这才是真正的好分频器) 。
分音器的基本判断
分音器能完全决定喇叭声音的走向,因此分音器的设计相当重要 。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分音器?首先要根据单体的特性曲线,选择最佳的频率段,进而决定喇叭的分频点,此外,还要依据高低音单体的效率与阻抗,来设计出最适合此音箱与单体的分音器 。
在家用的领域上,分音器的设计是尽可能使喇叭拥有最平坦的频率曲线 。但在专业的领域上则不然,例如在舞厅的喇叭,为了使喇叭能拥有强劲的力道,因此分音器在中低频段上会特别的加强 。另外,分音器的设计也会影响喇叭的效率,当使用的零件越多,相对也会减少喇叭整体的效率 。
综上来说,购买时应该先了解扬声器采用了哪种方式的分音,是二阶、三阶或其他设计,有时候厂商会特别在营销上说明采用了良好材料的分音网络,这些将有助于喇叭的表现 。
了解单体规格的组合与配置
另一个从喇叭的规格列表当中可以了解到的重要项目,就是用到的单体组合(DriveUnits) 。书架式喇叭较常采用二路分音设计,配备高、低音单体;落地式喇叭就多数采用三路分音,有高、中、低音三个或以上的单体 。而卫星喇叭或者入门多媒体喇叭,就多都只是一个单体 。
ARENDAL 1961系列喇叭 。多款扬声器中采用了两个到五个的单体 。
值得留意的是单体的大小,通常愈高阶的喇叭会拥有愈多、愈大的单体 。例如两个或以上的中、低音单体,让中频或者低频的输出与控制力更好 。而直径愈大的单体,理论上低音的下潜越好,振幅可以愈强,可以输出的声压也愈大 。不过这些当然都要与振膜、驱动电路、分音等组件配合良好 。因此单体大小有参考价值,不过并不是绝对的指标 。以高音单体为例,半英寸、1英寸、1?英寸都是常见尺寸,4至 6 英寸就常见于中音单体,低音则是 5 至 10 英寸较常见 。
来自MORY SPEAK
「无线电史话」1970年载波电流远程HiFi扬声器及原理图31970年的载波电流远程扬声器
五十年前的这个月,1970年8月出版的《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杂志展示了如何将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组合在一起,为您的Hi-Fi扬声器提供远程载波电流 。
一个晶体管发射器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接收器可以插入房屋中的任何插座以进行远程收听 。
只要您有室外插座,该项目还为您提供了一种安装室外扬声器的简便方法 。如果需要,您可以构建其他房间中使用的其他接收机,所有接收机都调到同一发射机中 。扬声器配有独立的音量控制 。
为了简化项目,接收器使用了可从Lafayette Electronics获得的预接线音频放大器 。电子设备全部安装在一个小盒子里,该盒子可以固定在扬声器的背面 。
发射器和接收器均使用标准的455 kHz中频变压器进行调谐 。对其进行了调整,以使其降至系统所使用的频率约400 kHz 。该信号通过电源线传输 。这个“天线”通过电容器耦合到电路的两端 。
发射器原理图
接收器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