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仁薯莨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叫修仁薯莨( 二 )


用照烧汁素烧茄子、豆芽菜、甘薯和芋头
又比如开篇说到的酱肉蒸芋头,其实也和炖菜差不多:酱肉或者扣肉切片后,把切成同样厚度的芋头片夹进去,摆盘后蒸着吃 。这么细巧的做法一般用在年菜上,但只要有心情,有时间,平时做来吃也未尝不可 。
青城酱肉蒸芋头配荷叶饼(图片来源:321cooking)
做蒸菜,更清爽的做法当然也有:先把腊肠、腊肉、猪肉糜之类的肉类煸炒出油,然后放入茄子、笋、蘑菇、洋葱等等耐久烹的蔬菜,最后再把切成块的芋头放进去,翻炒均匀后盛出来,上锅蒸20分钟,直到芋头粉糯得用筷子一戳就能碎开,各种食材的味道也已经亲密无间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蒸菜端上来,最好不要苛求卖相 。它是实打实的内秀款,谁吃谁知道 。
腊肠蒸杏鲍菇、马铃薯和芋头
用荔浦芋头做汤菜算不算清爽呢?反正我觉得这个可以有:白菜豆腐煲里加点荔浦芋头,那种让人如卧云中、销骨蚀魂的清香,能让你忘了整个白天的疲惫 。
把芋头放在其他任何汤菜里也没问题,都说了荔浦芋头不挑伙伴,这样做出来的汤菜连主食都包括了,一锅出,美味又方便 。每条单身狗吃过了,都会汪汪汪地夸赞一番 。
(图片来源:网络)
前两年,还有一道“芋头炊饭”很流行,特别适合新手:芋头切块,和淘洗后的大米混合,加一点酱油调味后炊熟就行 。可以用砂锅,用电饭煲,用任何平时蒸煮米饭的炊具 。方法也可以灵活调整,比如临起锅时,加一点切碎的上海青进去焖熟,或者打个蛋再焖;或者在炊饭里加味啉、番茄酱甚至咖喱等额外的调味品 。我喜欢用梅干菜和猪肉碎炒出香味后,做这种炊饭的味型底子 。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啥都不多加,只在起锅前舀一勺猪油拌进去 。绝美 。
香菇芋头炊饭(图片来源:网络)
更多的做法说不完 。芋头煲粥,芋头涮锅子,蒸好的芋头捣成泥后撒上奶酪焗着吃……中西相宜,可甜可盐 。每种做法都曾经是一段时间里的心头好,所以都带着一份回忆 。就这样一路相伴,直到成了瞬息万变的生活中,不变的一道风景 。
这风景几乎熟悉得想不起来了,然而却缺它不得 。偶尔出差或外出旅行,生活里有那么几天,不见了荔浦芋头的馨香,便觉得似乎少了点啥 。此时若在外面遇见了和荔浦芋头有关的菜,就肯定会兴高采烈地点来吃,还会边吃边把它推荐给其他人,用一种颇为自豪的口气——
“尝尝这个!我平时最爱吃的!”
2018年春天在徽州吃到了芋头红烧肉,可惜没有拍(图片来源:网络)
吃习惯了的东西,很像是口头禅 。被翻来覆去念叨得久了,自身的意义就渐渐淡去,转而平添了故人心肠 。就好比我每天早上打开餐盒时,看到在牛奶里浸了一夜的荔浦芋头,一般除了馋,也没什么别的想法;但倘若有机会和别人一起吃芋头,话就肯定会多起来了:
“小时特别盼着初二 。因为那天会随妈妈回外婆家 。外婆拿手的年菜就是扣肉,里面还夹着这种芋头片 。外婆还会做——”
“当年厌食症的时候,敢吃的主食不多 。最常选的就是荔浦芋头……是怎么得上厌食症的?唔——”
“将近三年前啊,见到了以为再也见不到的人 。一起去吃饭时就点了这种芋头蒸肉 。那个人,我喜欢的东西他从来都不会抢,就那么看着我吃,还得我劝菜——”
“给好几个姐妹都安利过荔浦芋头,吃过的都说好 。哈!我是种草机——”
“开心的时候,有芋头吃会更开心 。难过的时候,就算什么都不想吃,闻到芋头和牛奶的气味,也会打叠精神坐起来,劝自己尽量吃一点——”
被红心火龙果染上了漂亮的颜色
时间过得特别快,无论是自身心态,还是周围环境,在这五六年中,早已悄悄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样子 。我能从中分割出一段段旅途 。而那些有着特殊意义的事件,就像旅途中的里程碑,为这些改变默默做着标记,界定着每次道岔的扳动 。
是谁说的?每次命中注定改变都是天赐的礼物 。因此这些界碑让我感恩 。然而贯穿旅程的那些“不变”,带来的却是感动 。
所以才终于懂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用一千一万种方式说出的“我爱你”,抵不过一句简简单单的“我在” 。
这当然不是荔浦芋头教会我的 。但是如果可能,希望自家冰箱里永远都为这家伙单独留一层,确保只要想吃,就随时都能找到 。这才叫:
朝朝暮暮在眼前,心中不觉常相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