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中,为什么正白旗能和两黄旗平起平坐?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
看影视剧我们常听到“八旗子弟”这一清朝时期的称呼,它是彼时朝廷皇亲贵族的象征 。
八旗中的“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被叫做上三旗,而正白旗为何能与之中的两黄旗平起平坐呢?
一、八旗由四旗演变而来,分别由不同权势之人掌管
首先咱们来说说这个“旗”是啥意思?它代表着一种兵农合一的组织,平常用来发展生产力而关键时能参战 。
“旗”的基本单位称为“牛录”,一个牛录约有300人,由牛录额真统领,每旗设一旗主,而此“旗”地位的高低和它底下牛录的多少相关,若牛录多即代表人数和兵力多,则旗之地位愈高 。
努尔哈赤领导下的满洲女真在兼并女真各部落的过程中,就把被征服的各部统编入了牛录 。

清朝八旗中,为什么正白旗能和两黄旗平起平坐?

文章插图
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对所属部落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编,将许多牛录组编为四个“固山旗” 。
这四个便是黄、白、红、蓝四旗,它以各异的纯色来作区分,这就是最早的旗兵 。
这四旗刚建立之际分属于不同之人掌管:黄旗直属于努尔哈赤,蓝旗由舒尔哈齐掌管,长子褚英掌管白旗,次子代善掌管红旗 。
而当努尔哈赤除去弟弟舒尔哈齐和长子褚英后,自己几乎总揽了兵权!
随着征战扩军的规模壮大,于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对纯色四旗进行了第二次大调整,他又增加了“镶色四旗”,八旗制度至此确立 。
原四旗各分为正旗和镶旗——黄、白、蓝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 。
而此时此刻正白旗的掌管人变成了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正蓝旗由五子莽古尔泰掌管,镶蓝旗由舒尔哈齐第二个儿子阿敏掌管,正红旗和镶红旗由代善掌管 。
军民数量逐渐增多,努尔哈赤在增编八旗的一年后即建立了后金政权,而八旗中的正黄旗、镶黄旗、镶白旗三旗依旧直属于努尔哈赤 。
清朝八旗中,为什么正白旗能和两黄旗平起平坐?

文章插图
二、八旗以黄为尊,多尔衮许是努尔哈赤心属的继承者
关于这八旗的地位,名义上来说都是平等的,只不过作为大汗的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实际统治者,也就赋予了自身更尊贵的地位——满洲人以黄色为尊,故努尔哈赤统领的两黄旗之地位是最高的 。
其他掌管一旗的人被叫做“和硕贝勒”,按年龄划分依次为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
诸位贝勒大臣有共同商议军国大事和推举大汗的权力,而此时最尊贵的“上三旗”为正黄旗、镶黄旗和镶白旗 。
八旗制度给后金政权建造了一支组织严密的军事队伍,其中每一旗下就有男壮丁七千多人,八旗总共可有六万多人 。
另外,虽然男丁下属老小不在八旗编制内,不过他们也是由八旗各级官员管辖的 。
加上这部分家属,八旗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军兵人数,从它发展壮大那一刻起,就为清王朝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有利基础 。
努尔哈赤其实有思考过身后之事,他所属的两黄旗共有65个牛录 。
最初的打算是将45个分配出去——给多铎、多尔衮、阿济格一人15个,那些剩下的作为亲军自己使用 。
此后,他还让多铎成为正黄旗主并将亲军交予其,阿济格则当镶黄旗主 。
清朝八旗中,为什么正白旗能和两黄旗平起平坐?

文章插图
至于多尔衮,努尔哈赤是一直将其留在身边并且曾许诺给他15个牛录,然而具体给其什么旗,努尔哈赤没有切实讲明 。
但事实上他是想让多尔衮继承自己位置的,这面赠予之旗很可能是彼时剩下的唯一的“上三旗”之镶白旗!
三、皇太极夺位重整八旗,“上三旗”被重新定义
然而一场浩劫在努尔哈赤病逝后来临,而在此之前,努尔哈赤还没来得及交代后事……
而彼时统领地位较低的正白旗的皇太极,开始觊觎汗位,当时年幼的多尔衮和多铎、莽撞的阿济格都是他要对付的眼中钉,因为这三人皆独自掌管着一旗 。
皇太极为了独揽大权,假传圣旨令多尔衮和多铎生母阿巴亥殉葬,陪伴着努尔哈赤一生一世,而一下子失去母亲的多尔衮兄弟们又怎会是狡猾的皇太极的对手?
就这样,夺取了汗位的皇太极将自己原先的正白旗变为了正黄旗,多铎的正黄旗、阿济格的镶黄旗分别变成了正白与镶白旗,而彼时多尔衮统领的牛录则被挂靠到了多铎的正白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