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代开国元勋徐达的后代今何在?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明太祖朱元璋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开国功臣徐达 。
网络配图
“我们是徐达的后人,我们徐氏家谱从明朝开编,目前已经编到第22代了 。”近日,77岁的如东人徐永德致电现代快报,称他耗时10年,跋山涉水大半个中国,终于修缮成了一套《徐氏宗谱》 。
徐达的后人为何会来到如东?他们都有些什么样的故事?近日,在如东县苴镇棉花原种场,已年过七旬却精神矍铄的徐老,向现代快报采访人员娓娓道来 。
现代快报采访人员陈莹
【揭秘明代开国元勋徐达的后代今何在?】严君臣胡涓文/摄(除署名外)
老家谱中找到祖父名字,
得知自己为徐达后人
丝瓜藤缠绕着院落篱笆,徐永德家一派田园风光 。一进门,是两张木质八斗橱,橱上整齐地排列着上百本书籍 。《宋史演绎》《本草纲目》……书卷气息扑面而来 。
徐永德,是如东县新光初中的一名退休教师 。他从小家贫,一家十口依靠父母烧盐、卖盐为生 。尽管家中经济拮据,但作为一家之主的徐可如还是咬咬牙下定决心,将当时年仅5岁的长子徐永德送到私塾老师家中读书 。因从小习得“六学”,徐永德的文学水平高出了同龄人一筹,17岁被沿堤乡的一名书记推荐为扫盲教师 。在这期间,他第一次从村里同氏徐永泉家中见到了一本清版家谱 。在家谱中,徐永德找到了自己的祖父徐先芝以及父亲徐可如的名字 。
“小时候,我就常听老一辈的人讲,我们的老祖宗叫徐达,是个骁勇善战的大将军!”这一点,徐永德在这本家谱中得到了印证 。经研读,徐永德得知自己这一支所尊先祖为“贵八公”,明朝年间人 。“贵八公”何许人也?徐永德在宗谱序中看到,其为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之孙,曾任建文帝朱允炆手下武官,但因首修家谱时已至清朝,他的诸多具体信息已不可考 。
为避靖难
徐达孙辈逃亡隐居至如东
据《明史》等史料记载,徐达,字天德,濠人(今安徽凤阳附近),世业农 。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 。元至正十三年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 。战乱中,徐达跟随朱元璋屡败陈友谅、张士诚军 。
网络配图
元至正二十七年九月,朱元璋大军攻陷平江(今苏州)灭吴,俘张士诚及其将士二十五万,还师后封徐达为信国公 。明洪武三年,徐达率兵出潼关,前往定西(今属甘肃)进剿元将扩廓贴木儿,经激战大败元军,擒郯王、济王以下文武官员一千八百余人,士兵八万六千余人 。徐达论功升中书省右丞相参理国事,晋封魏国公 。
据史料记载,徐达有4子3女,孙9人 。徐达死后,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受封魏国公 。幼子徐增寿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时给他通风报信,死在建文帝的剑下,后被明成祖追封为定国公 。一门二公,有明一代只有徐达一家 。徐达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长女嫁于燕王朱棣,次女嫁于代王朱桂,三女嫁于安王朱楹 。燕王朱棣夺权称帝后,徐妃被册立为皇后 。
徐永泉所持家谱中记载的贵八公,究竟是徐达4个儿子中哪一个的后代?遗憾的是,家谱中并未对此详细记载 。当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及子孙的统治,将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 。因太子朱标不幸早薨,洪武三十一年,其嫡子朱允炆即帝位,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朝廷,三年后攻破应天,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 。同年,朱棣即位,大肆杀戮曾为建文帝出谋划策及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将 。在此期间,作为建文帝手下的文武部将,徐达其中一位孙子贵八公和他的两个兄弟开始了漫长的逃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