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散财童子柴进为何不如宋江的名头响亮

《水浒》里有两大“散财童子”,分别是柴进和宋江 。
柴进家大业大,又是前朝的龙子龙孙,手持宋太祖御赐的丹书铁券,所以极有势力,江湖人称柴大官人 。柴进最大的爱好是窝藏罪犯 。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务,柴进也敢藏在庄里 。”但凡江湖好汉犯了事儿,找到他,都是来者不拒,包吃包住 。
宋江只是个小小的押司,工资很低 。可他家是宋家村的头号财主,所以颇有点家财 。靠着家里补助,宋江常常接济江湖好汉 。有时候,连郓城县的孤寡老人也一并接济,算得上郓城县的活雷锋 。
网络配图
都是”散财童子“,相对来说,柴进的手面要比宋江阔绰许多,担的干系也更大 。可奇怪的是,在江湖好汉的心目中,宋江的名头要远远过于柴进 。
【都是散财童子柴进为何不如宋江的名头响亮】江湖好汉见着宋江,一通报姓名,全是”纳头便拜“,口中直呼”宋哥哥”,亲热得仿佛好基友 。而好汉们见着柴进,不过是叫一声”柴大官人“,完全没有太多的热情 。
《水浒》第二十一、二十二两回书中,写了宋江在柴进的庄上巧遇武松的故事 。我们不妨从柴进和宋江对待武松的不同态度,来窥测一下其中奥秘 。
宋江初遇武松时,差点挨揍 。因为他不小心踩着了生火的器具,差点把炭火弄在武松脸上 。可柴进赶来,告知这是宋江后,武松立即道歉,并且毫无意外的“纳头便拜” 。
这里有个细节:柴进和宋江喝大酒,为何不叫上正在庄上的好汉武松呢?
因为柴进怠慢了武松 。用武松的话说,“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最相待过 。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 。”
没错,武松的脾气不太好,还有暴力倾向,动不动就想打人 。可是作为见过无数好汉的柴进,对好汉的特殊脾性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可他还是怠慢了武松 。想必,其他受过柴进怠慢的好汉也不少 。
你说你窝藏也窝藏了,包吃包住也做到了,可偏偏来了个“怠慢” 。好汉们很重面子的,一“怠慢”,自然关系就不会亲近了 。
网络配图
咱们再看看宋江是怎么对待武松的吧 。
宋江先是拉着武松一起去喝酒(当然,酒还是柴大官人的酒) 。“当夜饮至三更 。酒罢,宋江就留武松在西轩下做一处安歇 。”俩人睡一张床上了(当然,床也是柴大官人的床) 。
几天后,“宋江取出些银两与武松做衣裳 。”这一点很微妙 。宋江为何要出钱给武松做衣裳呢?肯定是武松身上的衣裳破烂了 。单是这一点,可见宋江的心细如发,心思缜密 。
可是,“柴进知道,那里肯要他坏钱;自取出一箱段匹绸绢,门下自有针工,便教做三人的称体衣裳 。”
可怜的柴大官人,最终的衣裳钱还是他出的 。可武松想必会更加感激宋哥哥吧,因为这事儿是宋江提出来的 。
十几天后,待武松离去时,宋江送了一程又一程,又送银子又喝酒,弄得武松大为感动,于是和他结拜为兄弟 。
而此时的柴进呢?他把宋江和武松送出庄门,就回去了 。在庄门前,“柴进取出些金银送与武松 。”
网络配图
告别柴进与宋江后,武松在路上想起的人是谁呢?且看书中所写:(武松)寻思道,“江湖上只闻说及时雨宋公明,果然不虚!结识得这般弟兄,也不枉了!”
可是,柴进送给武松的金银要比宋江多得多啊 。而且,武松还在柴进的庄上吃住了一年多 。这一切,都没敌过只与武松相处了十几天的宋江 。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宋江的名头要比柴进响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