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狗的智商直追人类

来源:半月谈
【这只狗的智商直追人类】对话嘉宾

这只狗的智商直追人类

文章插图
李银河(社会学家)
张皓宸(青年作家)
李建发(半月谈采访人员)
综合各地民政部门的数据,不难发现,近年来年轻群体中“光棍”的占比越来越高 。高离婚率叠加低结婚率,让不少人担心:中国是否正在进入“单身潮”?
在单身群体中,一部分人依然在寻觅伴侣,一部分人在不婚与结婚之间摇摆不定,还有一些人则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 。其中,选择主动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单身潮争论的背后,乡土中国的传统婚恋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婚恋理念,正激烈地碰撞、交织 。
1 单身成浪,离婚成潮
李建发: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性别比是105.0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对此,一位女性网友发了一个帖子称,“既然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那我为什么还是单身?”有人调侃,这位网友是被动单身 。在当下大量的单身人群中,的确有很多人是主动选择单身的 。
李银河:现在应该说面临一个单身潮 。不光是中国,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问题 。单身潮最早是从北欧出现的,其独居人数很快就超过了人口的半数 。西欧、北美乃至日本,都出现了这种趋势 。日本还属于东方文化,看重家庭,看重婚姻 。我国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潮流的影响 。
相比起来,中国人还算是爱结婚的 。单身人口现在是2亿多人,你算算,占比不到20% 。但从趋势上来看,确实有这么一个潮流——很多年轻人选择单身 。
在传统社会,单身是不大可能的 。因为好多女人是不工作的,男主外女主内 。现在不一样了,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以后,在劳动力市场占到百分之四五十,她有自己独立的收入,就有了单身的可能性 。等于说,比传统社会多了一个选择,在传统社会她没得选 。
张皓宸:如果说单身分为主动和被动,那我觉得自己,包括身边很多朋友,是主动选择单身的 。首先可能是因为眼界的问题 。我们这一拨从家乡来北漂、沪漂的人,在大城市见到的东西跟以往很不一样,完全是刷新三观的,我们每天都在见识世界的变化 。知识的架构不断更新,已经冲破了“到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的观念限制 。其次是因为各种爱好 。现在生活太丰富了,每天可以有360件让你爱上的事情,感觉好像生活已经容不下一个固定的时间去谈恋爱,或者去交友了 。
对于被动单身者而言,他们心里渴望恋爱,但可能从小缺乏恋爱教育,缺乏恋爱的情商和智商 。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能早恋,但大学毕业后父母就开始催找对象,到了一定年龄还要被催婚 。这两者是拧巴的 。当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就被赶鸭子上架结婚 。
一方面,在信息时代,我们不像以前经常出去社交,躲在一个App后面就能交友,但社交圈就可能特别固定,大家都在自己的圈子里面玩,也遇不到新人让你产生感情 。加之内卷,很多人工作压力挺大,回到家就更不想社交了 。另一方面,大家都想遇见“最好”的另一半,宁缺毋滥 。各种现实矛盾叠加之下,很多人被动单身,只能最后安慰自己“爱情都是靠缘分的” 。
李银河:从社会学统计来看,在20世纪末我们做家庭调查的时候,单身户也就2%多一点,再后来就12%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一人户占比超过16% 。独居比例确实有一个上升的趋势 。整个独居人口里,主要就是没有结婚的,也包括丧偶没有再婚的 。
李建发:除了不结婚的年轻人之外,那些走进婚姻殿堂的后浪,与前浪相比,对待婚姻的态度也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