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板块名称及相关位置,六大板块的名称的性质如何

六大板块轮廓,位置,名称与关系

六大板块名称及相关位置,六大板块的名称的性质如何

文章插图
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块 。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
全球可分为哪6大板块及它们的分布
六大板块名称及相关位置,六大板块的名称的性质如何

文章插图
六大板块
六大板块: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大洋洲)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太平洋板块-大部分的太平洋 (包含美国南加州海岸地区);亚欧板块-北大西洋东半部、欧洲及亚洲 (包括中南半岛,不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非洲板块-非洲、南大西洋东半部;美洲板块-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兰、南美洲与南大西洋西半部;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南极板块-南极洲与南美洲西侧太平洋 。六大板块示意图基本被大洋盘踞的板块:太平洋板块各大板块是不断移动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结果:地壳受挤压形成山脉和谷底,地壳受拉张形成裂谷挤压和拉张使地壳上升或下降,从而引起海陆变迁 。板块交界处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的名称的性质如何
六大板块名称及相关位置,六大板块的名称的性质如何

文章插图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极为相似 。此后经研究、推断,他在1912年发表《大陆的生成》,1915年发表《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古生代后期(约三亿年前)地球上存在一个“泛大陆”,相应地也存在一个“泛大洋” 。后来,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泛大陆的花岗岩层分离并在分布于整个地壳中的玄武岩层之上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 。
【六大板块名称及相关位置,六大板块的名称的性质如何】该学说成功解释了许多地理现象,如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问题;非洲与南美洲发现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的亲缘问题;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发现相同的冰碛物;南极洲发现温暖条件下形成的煤层等等 。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动力 。根据魏格纳的说法,当时的物理学家立刻开始计算,利用大陆的体积、密度计算陆地的质量 。再根据硅铝质岩石(花岗岩层)与硅镁质岩石(玄武岩层)摩擦力的状况,算出要让大陆运动,需要多么大的力量 。物理学家发现,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 。因此,大陆漂移学说在兴盛了十几年后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
上世纪五十年代,海洋探测的发展证实海底岩层薄而年轻(最多二、三亿年,而陆地有数十亿年的岩石);另1956年开始的海底磁化强度测量发现大洋中脊两侧的地磁异常是对称的 。据此,美国学者赫斯(H.H.Hess)提出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软流层物质的对流上升使海岭地区形成新岩石,并推动整个海底向两侧扩张,最后在海沟地区俯冲沉入大陆地壳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