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趣闻:南宋中兴四将与岳飞的关系

一直都说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而由于岳飞的名气太大,很多人都认为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其实不然,在仔细阅读史料后才发现,真正的“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并不是岳飞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南宋中兴四将 。

南宋中兴四将”为岳飞、刘光世、张俊和韩世忠,这个超越岳飞成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的,便是最不出名的刘光世了,为何呢,从四人死后的追封可以看得出来,当时岳飞死后追封鄂王、张俊死后追封循王、韩世忠死后追封蕲王,而刘光世死后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
再来看看刘光世为何死后位列七王之首:
网络配图
靖康元年(1126),西夏应金朝之约攻宋以牵制宋朝,刘光世在杏子堡(当在今陕西志丹东杏子河畔)战斗中击败西夏军,以功升领侍卫马军都虞候衔,成为侍卫马军司次长官 。同年十一月,金军第二次进攻宋首都开封,刘光世率步骑3000勤王,在行军途中得知北宋已被金灭亡 。次年四月下旬.刘光世率部到达尉氏,得到兵马大元帅府今,率部前往济州,于济州南新兴镇遇到正前往南京应天府的康王赵构,当即被任为元帅府五军都提举 。(这勤王之功,足够了吧)
刘光世(1089年—1142年),字平叔,南宋抗金名将,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 。徽宗时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 。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 。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 。绍兴年间,为三京招抚处置使,率部抗金,后因朝廷主张议和被召回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引疾罢去兵权 。
其实,刘光世的战绩很一般,失败次数数不胜数,不论是能力还是德性各方面,都不足以位列“南宋中兴四将”,更别提为首,但是不知为何,南宋帝王最终将刘世充死后追为七王之首,奇怪奇怪,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了,要说,也许就是刘世充对南宋有再造之功,在赵构逃亡之时能够协助赵构,是为从龙之臣 。
那“南宋中兴四将”中,谁为岳飞之死抱屈呢?
这位是文治武功不在岳飞之下的韩世忠,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 。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 。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重大的贡献 。
韩世忠十几岁之时就敢率敢死队冲入西夏敌阵,直扑大营,手起刀落,将西夏监军驸马的头砍了下来 。
1121年的时候,率领50骑的韩世忠,与一支两千人的金军主力相遇,竟然用计谋将金军主力打败,斩首数百 。
1126年的时候,正在滹沱河一带担任防守任务的韩世忠被金兵数万追逼退入赵州城内 。韩世忠不但没逃跑,反而还选精壮士卒三百人,悄悄出城,偷偷摸进金兵围城主帅营帐,杀死主帅,后偷袭金兵驻地,挑起金兵内部误相攻杀 。一夜大战,金兵死伤过半,大败金兵 。
而且,在靖康之难后,赵构逃跑的时候,韩世忠还解救过赵构,并且功劳是最大的(之所以没称为七王之首,估计还是为岳飞抱屈过吧,不然七王之首应该是韩世忠) 。
网络配图
而之后的韩世忠更牛了,数次大败金兀术,更是在黄天荡将金兀术及十余万大军围困,如果不是当时有汉奸献策,或许历史早就改写了,当时岳飞也还没死,足以北上反击金国,乃至收复幽云十六州都不是不可能 。
而之后的大仪镇大捷,是南宋十三处战功之一,当时论者有认为这是南宋中兴武功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