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宠幸 戴罪之身入皇宫,却成皇太后,传奇女子的一生!

北魏太后窦氏 , 以戴罪之身入宫 , 未得皇帝宠幸 , 却终得太后之位 , 这样传奇的人生经历 , 历史上也绝无仅有 。

窦氏原本浑源名门大户人家 , 但因家族犯下大罪 , 丈夫的家族男丁尽诛 , 自己和两个女儿被掠入皇宫当奴仆 。此时她的人生本应毫无希望 。
从大家闺秀一下子成为奴仆下人 , 终日从事最脏最累的工作 , 还不免被太监、宫女羞辱使唤 , 对一般人来说 , 要么不堪其辱 , 一了百了 , 要么浑浑噩噩 , 同流合污 。
但她却用自己强大的内心 , 抵挡住了外界的黑暗 , 她用自己的善良倔强的对抗着这个世界 , 身处黑暗的她不放弃每个能给他人带来光明的机会 。
她对身边的奴仆好 , 像对待亲人一样安慰她们的伤痛;
她对来往的宫女好 , 像对待女儿一样倾听她们思乡的诉说;
她对刻薄的太监好 , 像对待犯错的孩子一样以德报怨冰释他们尖厉的心 。
也有人劝她说这样没用 , 即使你在这个冰冷的宫殿里温暖了他们 , 但当出现一次失职 , 他们为了避免责任会像被暖醒的蛇一样反咬一口 。
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着 。
幸好 , 她等来的不是一次失职 , 而是一次召见 。
她“操行纯备 , 进退以礼”的名声传到了魏明元帝拓跋嗣的耳中 , 拓跋嗣破例召见了窦氏 , 当身边人不断建议她要说什么不要说什么的时候 , 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微笑着说:“俱以实情 , 坦以真性即可” 。
果然 , 她彬彬有礼的举止和谈吐有度的气场博得皇帝认可 , 正巧太子缺少一个保姆 , 这个职位对窦氏来说太合适不过了 。而这个太子 , 就是北征柔然 , 消灭胡夏 , 统一中国北方的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 。
此时的拓跋焘年满12岁 , 刚刚经历了生母杜贵嫔的去世 。面对这个经历了极大悲痛的孩子 , 天性仁厚的窦氏 , 将他视如己出 , 悉心照顾起居 , 认真培养教育 , 对拓跋焘的成长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三年后 , 拓跋焘即位 , 即位后第二年就动议册封窦氏为皇太后 , 一时间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 有大臣不断以“罪妇岂可为国之贵胄”来劝奏皇帝 , 而拓跋焘一意而行 , 最后封窦氏为保太后 。
虽然封后一事拓跋焘力排众议 , 但群臣非议之言仍不绝于耳 , 甚至有人还心怀“及帝崩 , 即废后”的打算 , 对此 , 窦太后始终不理不睬 , 安心若素的照料辅佐皇帝 。
然而 , 真正改变自己命运的还是她自己 。
公元435年 , 柔然可汗乘拓跋焘率兵出征凉州之际,向北魏首都平城(今大同)发起猛烈进攻 , 数倍于守军的军队攻至城外最后一处屏障——吐颓山 。
平城官兵惊慌失措,人心大乱,守将穆寿请求保太后赶快带上太子到南山避难 。但她却厉声呵斥穆寿 , 并指出“柔然此来 , 定是乘我都城空虚 , 但其备必不足 , 其势必不久” , 说罢手持战刀下达作战命令 , 令司空长孙道生、征北大将军张黎带兵火速到吐颓山御敌 , 又令紧闭城门 , 全城备战 , 皇室一族誓与城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