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参|热血山东人丨高参:用实际行动,打破献血有害的谣言


高参|热血山东人丨高参:用实际行动,打破献血有害的谣言
文章插图
第一次献血
我第一次献血是读高三的时候。那时候,我只在电视上看过一些公益献血的广告,正在公园玩的我和几个同学,也忘记了当初是谁提议我们去献血,就一起上了献血车。
工作人员询问基本情况,量体重,测血压,填表,待一切验证合格后,等待献血。
因为是第一次,心情略有紧张,那么粗的针头插进血管,当针头刺破血管的时候,是不是很疼啊!
工作人员也许是看出了我的一些紧张,主动和我搭话,很温柔地和我聊天,并与我科普了一些献血的知识。这些都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当她问我打算献多少的时候,我才有勇气决定一步到位,直接献400毫升。
亲眼见证针头扎进血管的那一刻,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没感觉的。
向身边人宣传公益献血
回到学校后,同学们对献血都充满了好奇,我也给他们分享了自己献血的过程和感受,也许是因为我的宣传和鼓励起了作用,有一些同学也走上了献血车,开始了第一次献血。
那段时间,我用献血给的手提袋装书,提着它,在路上都感觉走路带风,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自豪感。遗憾的是,高三下学期学习紧张,家里也担心献血会影响学习,就没有再去献。
步入大学,报道的第二天无事,和几个新室友相约一起去校外转转,熟悉一下即将生活四年的城市。在公园看见了献血车,我就讲起了公益献血,并主动提议一起去献。我们四个人就登上了献血车。那是他们仨第一次献血,是我第二次献血。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通过各种社团、班级活动、校园活动等认识了很多人,在与这些人接触的过程中,我也不忘向他们讲公益献血的意义。都说大学生是献血的主要群体之一,我也见识到了,很多社团活动或班级活动,都会组织同学们去献血。
【 高参|热血山东人丨高参:用实际行动,打破献血有害的谣言】宣传的烦恼
在我坚持宣传公益献血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竟也有部分人认为献血是有害的,血站都充满着不可见光的黑暗,他们的依据都是基于网上的一些所谓爆料。
我并不认可那些所谓爆料。
他们说医生都不献血,我予以反驳,我姨夫兄弟俩都是医生,都常年坚持献血。他们说献血会导致人的精气流失,有损气血,我给他们讲献血会促进刺激人的造血细胞产生新的血液,有利于身体健康。他们说献血没用,用血时还是得掏钱,钱都让血站赚了,我只能给他们讲血液保存需要花成本,献血人和直系亲属用血有报销政策……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对关于献血的政策、知识的了解仍有很多不足,这也促进了我查一些资料,深入了解关于血液知识和用血政策。
用实践打破献血有害的谣言
今年,省血液中心举办了热血跑活动,我也报了名。尽管当天下着雨,但仍旧没能挡住热血之人的热情。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报名参加的是5公里越野跑,到了现场才发现,那些跑半马的,竟然有不少年过半百的人。他们不少都是献血超百次的人,然而身体素质比我这个年轻后生还要棒,看来经常献血,并没有影响他们的身体。否则,若是献血有害,那些献过百次以上的人,“精气”应该“流失”殆尽了吧。
今年,在一些爱心人士的普及下,我了解了成分血,并开始了捐献成分血之旅,而且在生日那天,做了造干留样,申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目前的我,基本保持着1-1.5个月捐献一次成分血。因为这种坚持,也让我躲避劝酒有了借口,并能利用一些饭局向他们普及公益献血和捐献成分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