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800字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800字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文章插图
文 | 雪忆柔
她失去了贞洁还犯下了杀人的罪行,但她依然是伟大的“一个纯洁的女性” 。上流社会视她为亵渎了宗教神圣的败类,贫民窟里人们为她的结局兔死狐鸣 。
她就是来自英国作家哈代的传世著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一位独立勇敢、赤诚善良的女子 。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800字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文章插图
一、出身决定命运,反抗与悲剧伴生《德伯家的苔丝》一经问世便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它成书百年后,被奉为了英国伟大的悲剧 。那么它究竟有何种魅力呢?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
哈代显然将悲剧的价值最大化,他将个人的悲剧看作是宿命的结局,站在人文主义关怀的角度仰视众生却不带丝毫悲悯 。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800字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文章插图
苔丝出生于一个贫苦小贩的家庭,17岁那年,她替父亲去赶集的路上,家中唯一的老马被迎面而来的邮车撞死了,心怀愧疚的苔丝回到家后只好听从母亲的安排去认亲 。
这个决定改变了苔丝的一生,她在认亲后,被德伯家的亚力克侮辱了 。回到家的苔丝很快诞下了一个婴孩,不幸的是孩子早夭而亡 。
未婚先孕的苔丝因为不堪村民的讥笑和嘲讽离开了家,去当了一名牛奶工 。机缘巧合下,苔丝结识了安吉尔·克莱尔,两个年轻人很快便坠入了爱河 。
期间,苔丝数次想要对克莱尔坦白过去,却苦于一次次错过机会 。在成婚的当晚,苔丝终于鼓起勇气向克莱尔坦白,却换来了克莱尔的惊愕和鄙夷 。他辱骂着成为了自己妻子的苔丝,然后遗弃了她,独自踏上了前往巴西的旅程 。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800字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文章插图
等待克莱尔无果的苔丝,迫于生活的压力以及亚力克的纠缠,只好再次委身于亚力克 。然而此时的克莱尔终于后悔了,当他再次回到故土时,看到了已经与亚力克同居的苔丝,失望的他伤心地离去 。
想到一生皆毁于亚力克的苔丝,用餐桌上的水果刀结束了亚力克的生命,而自己最终也走向了刑场 。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800字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文章插图
二、性格决定宿运,善良与奉献共情苔丝无疑是个悲剧人物,她是时代的悲歌,是男权社会下女性悲剧的必然,是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产物 。
苔丝的悲剧起因看似是那场荒唐的“认亲”,实则是父母的失职、虚荣所致 。
从农民阶级过渡到无产阶级,习惯了被压迫的贫民试图去搭载贵族的豪车,然而阶级观念早已根深蒂固,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性别成为了这个时代难以逾越的鸿沟 。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800字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文章插图
尽管苔丝有着克莱尔口中的“高贵品格”,哪怕克莱尔一向赞同自由和进步的可贵,可是他骨子里的思想依然标榜着“贞洁”的高尚 。于是,在他得知心爱的女子根本不是他所期待的那样圣洁时,爱情本身早已变得一文不值 。
作为新青年骨子里却是固执的老观念,克莱尔的迂腐和犹豫,何尝不是苔丝命运悲剧的原因之一呢?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800字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文章插图
罪魁祸首还是亚力克,贵族阶级和男权势力的代表,是他的压榨导致了苔丝一环接一环的厄运 。
可笑的是,在他第一次侵犯了苔丝后,竟然开始“悔过”了,从前那个满口污言秽语的亚力克摇身一变成为了出口仁义道德的牧师 。然而,再次与苔丝重逢的他还是“破戒”地变回了纠缠的恶魔 。
哈代大胆地借用宗教的外衣,暗讽了信仰的流失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宗教因素的存在,才让《德伯家的苔丝》备受争议 。苔丝的存在就是对封建礼教的挑战,以及对信仰权威的反抗 。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800字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文章插图
苔丝是勇敢的,她并没有因为亚力克的伤害而听天由命,选择独自抚养孩子、勇敢面对流言蜚语的她令人敬佩 。
苔丝是忠贞的,在克莱尔离开后的日子里,她用扮丑的方式掩藏着自己的美貌,固守着对爱人的忠诚 。
苔丝是善良的,她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人生,成全了家人的安乐 。她在赴死前,将妹妹托付给克莱尔,安抚了所有她深爱的人 。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800字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