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三位皇帝,王爷都无法遂愿,太后一死,竟直接成了皇帝

在我国古代,当个王爷是很高的爵位,混得好就是明朝燕王朱棣变明成祖,混得不好就是西汉赵隐王刘如意莫名其妙被吕后杀害,一般过得都很洒脱 。
不过,东汉清河王刘庆虽然深得弟弟汉和帝刘肇的信任,但他却一直为无法给母亲宋贵人尽孝而内疚,历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等三位皇帝,可谓心力交瘁 。
帝位更迭始就国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十二月,汉和帝刘肇于章德前殿去世,清河王刘庆悲痛欲绝,呕血数升,因此大病一场 。
汉和帝死后,皇后邓绥迎立他出生仅一百多天的小儿子刘隆继位,改元延平,是为汉殇帝,尊邓绥为皇太后,临朝听政 。
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诸王就国,邓太后特许刘庆在清河封国(今山东临清县东北)内置中尉、内史,赐了不少皇上才能用的东西,宋衍等人都封为清河中大夫 。
刘庆到达清河封国后,首先下了一道命令:
“寡人生于深宫,长于朝廷,仰恃明主,垂拱受成 。既以薄祐,早离顾复,属遭大忧,悲怀感伤 。蒙恩大国,职惟籓辅,新去京师,忧心茕茕,夙夜屏营,未知所立 。盖闻智不独理,必须明贤 。今官属并居爵任,失得是均,庶望上遵策戒,下免悔咎 。其纠督非枉,明察典禁,无令孤获怠慢之罪焉 。”
说到底,刘庆还是不改小心谨慎的做法,要求属下一定要把好关 。
邓太后以汉殇帝刘隆年纪太小,深怕发生意外,把刘庆的长子刘祜与嫡母耿姬留居京师清河王府 。
临终之际只思母
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秋,在位才200多天的汉殇帝刘隆早夭,邓太后与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密谋,决定迎立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继位,是为汉安帝,邓太后继续临朝听政 。
汉安帝刘祜登基后,邓太后派中黄门送耿姬归清河封国 。
同年,刘庆病情加重,他对舅舅清河中大夫宋衍等人说道:
“清河埤薄,欲乞骸骨于贵人冢傍下棺而已 。朝廷大恩,犹当应有祠室,庶母子并食,魂灵有所依庇,死复何恨?”
到了这个时候,刘庆想的还是葬在母亲宋贵人的陵墓旁边,母子一起建一座祠堂 。
于是,刘庆上疏邓太后曰:“臣国土下湿,愿乞骸骨,下从贵人于樊濯,虽殁且不朽矣 。及今口目尚能言视,冒昧干请 。命在呼吸,愿蒙哀怜 。”
不过,邓太后对刘庆这一临死前的心愿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安慰他好好养病 。
身后族显王爵继
东汉永初元年(公元107年),29岁的清河王刘庆去世,朝廷派司空持节与宗正吊祭,又使长乐谒者仆射、中谒者二人帮助处理丧事,谥号为“孝”;还赐龙旂九旒,虎贲百人,礼仪同汉光武帝的废太子、东海恭王刘强一样 。
邓太后又派掖庭丞把汉安帝刘祜母亲左姬的遗体送回,与清河孝王刘庆一起合葬广丘 。
刘庆死后,他的二儿子刘虎威继承了清河王位 。
同年,邓太后封刘庆的舅舅清河中大夫宋衍为盛乡侯,把清河一分为二,册封刘庆的小儿子刘常保为广川王,十一个女儿都为乡公主,食邑俸禄 。
东汉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广川王刘常保去世,没有留下子嗣,封国被撤除 。
东汉永初三年(公元109年),清河王刘虎威去世,也没有留下子嗣 。
邓太后不忍让刘庆断了后嗣,再立他的侄孙刘延平为清河王 。
太后去世尊成帝
【经历三位皇帝,王爷都无法遂愿,太后一死,竟直接成了皇帝】东汉永宁二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去世,有司上言汉安帝刘祜:
“清河孝王至德淳懿,载育明圣,承天奉祚,为郊庙主 。汉兴,高皇帝尊父为太上皇,宣帝号父为皇考,序昭穆,置园邑 。大宗之义,旧章不忘 。宜上尊号曰孝德皇,皇妣左氏曰孝德后,孝德皇母宋贵人追谥曰敬隐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