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所以能灭了元朝,除了朱元璋,更是因为察罕帖木尔死得太早( 二 )


另一方面,几乎与红巾军发展的同时,元朝出了一个奇人 。
这个奇人出身布衣,却精通军事 。在短短十年间,他依靠自己建立起来的军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对抗红巾军,并终于打败了百万红巾军,维持了元朝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 。
这个奇人就是察罕贴木尔 。
《元史》记载:虽然察罕贴木尔应过进士举,却显然没有录取,所以应该是一布衣 。以一布衣身份,却有些名声,又有浩然凌云之志,显然察罕帖木儿年轻时就被人认为是一奇人 。
果然,时势一乱,察罕帖木儿就显露出他的过人之才来了 。
“至正十一年,盗发汝、颍,焚城邑,杀长吏,所过残破,”至正十一年,正是公元1351年,刘福通于河南颖川起事 。
“不数月,江淮诸郡皆陷 。朝廷征兵致讨,卒无成功 。”
在元军征讨,全部失败的情况下,1352年,“察罕帖木儿乃奋义起兵,沈丘之子弟从者数百人 。与信阳之罗山人李思齐合兵,同设奇计袭破罗山 。事闻,朝廷授察罕帖木儿中顺大夫、汝宁府达鲁花赤 。于是所在义士俱将兵来会,得万人,自成一军,屯沈丘,数与贼战,辄克捷 。”
这是察罕帖木儿首次在历史上显名,而且出手不凡,屡战皆胜 。以自己的军功获得官职 。
1356年,在河南与起义军转战数年的察罕帖木儿,以自己的战功已经升到中书兵部尚书 。这一年,白不信、李喜喜率领的义军向陕西、山西大举进攻,一直打到长安城下 。
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奉令前往收复陕西 。经一年战斗,几乎全歼这支义军,收复了陕西、山西的全部失地 。
李喜喜率领剩下的残部,流窜往四川 。“朝廷嘉其复关陕有大功,授资善大夫、陕西行省左丞 。”
以后几年,察罕帖木儿继续在北方与刘福通部作战 。兵锋所及,自陕西、宁夏、山西到河北、河南,并创造了几乎百战百胜的奇迹 。
终于在1359年,察罕帖木儿攻破了刘福通的首都河南开封 。
刘福通仅仅带着韩林儿和几千人马南逃(后被张士诚部所杀) 。1361年,察罕帖木儿又挥师东向,从北、中、南叁路进入山东 。克东昌、下济宁、破济南,势如破竹,直至东海 。短短一年时间,收复了除益都(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座孤城以外的山东全境 。
这样,百万红巾军基本全部被歼 。从陕西直到山东一线以北的整个中国北部地区,又重回元朝手中 。察罕帖木儿“献捷京师,欢声动中外”,被目为大元朝的力挽狂澜的救世英雄,立即拜为中书平章政事(副宰相) 。
一介区区布衣,在短短十年间,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农民起义军,升到了副宰相,真是历史上不世出的奇人 。现在只等他扫平山东,然后挥师南下,平定南方了 。
按察罕帖木儿的雄才大略和以往战绩,如果不出意外,收复南方,恢复元朝统治,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历史上常常有意外的事,而在关键时期,一件意外的事情,就能改变历史 。
三、北方又出意外,奇人突然死亡
察罕帖木儿的辉煌战绩,震动了朱元璋 。
朱元璋虽然至今亦是战绩彪炳,但仍然处于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夹缝中 。
而且红巾军溃败后,朱元璋在安徽的领地,直接处于察罕帖木儿的威胁之下 。
如果察罕帖木儿挥师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元璋 。以朱元璋当时的实力和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是绝对无法与之相抗的 。
朱元璋一方面出于惺惺相惜(从来英雄都是佩服英雄的),另一方面也出于为自己留后路的考虑,主动派出使者和察罕帖木儿通好 。不久,察罕帖木儿回书说:已经报告朝廷了,准备弄一个省长给你当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