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灭亡是因为崇祯杀了魏忠贤?

明朝末年 , 内有匪患作乱 , 外有清兵虎视眈眈 , 有说若崇祯皇帝不杀魏忠贤 , 明朝不至于如此快便灭亡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利用手中权势结党营私 , 杀戮忠良 , 无恶不作 , 祸国殃民 。通过特务机构东厂、锦衣卫、镇抚司残酷压榨和杀戮人民;魏忠贤的阉党把大批反对他们的正直的士大夫 , 如东林党人 , 编成“天鉴录”、“点将录”等名册 , 按名杀害 。
网络配图

魏忠贤的国家观念
皇太极猛攻锦州时 , 袁崇焕与监军纪用一起下令不许出战 , 任凭赵率教在锦州苦苦支撑 , 在锦州破在旦夕的时刻 , 满桂公然违抗袁崇焕的不抵抗命令 , 主动出击 , 冒死以救锦州 。宁锦大捷后 , 魏忠贤论功行赏 , 升了血战有功的满桂、赵率教的官 , 而罢免了畏敌避战 , 不救锦州的袁崇焕 。魏忠贤并没有因为这位一心热衷于议和的袁崇焕在宁远城给他修生祠而放过他在宁锦之战中的怕死避战之罪 , 也没有因为毛文龙上书力保和他作对的东林党人而处分毛帅 , 这也是为什么天启朝后期关外局势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原因 。
网络配图

魏忠贤死后大明王朝便灭亡了
崇祯即位的时候 , 海内难民揭竿四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 ,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 , 朝廷迫切需要一位富有处理军国大事经验 , 以及善于把握动荡时局的“能人”来独当一面 , 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 , 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坍塌崩溃 。但崇祯为了整饬内政和平息民愤 , 更是为了独掌大权 , 借着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 , 以迅雷之势 , 一举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
网络配图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 , 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 , 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 , 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 , 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 , 终于领会到天启皇帝临终前 , 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 , 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 。幡然醒悟的同时 , 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了 。收葬魏忠贤遗骸 , 既是他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 , 也是对自己17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 。
所以说魏忠贤不死国家不灭 , 魏忠贤虽说有过失 , 但也不至于投敌叛国 , 他对于这个国家还是有存在的意义的!
【大明的灭亡是因为崇祯杀了魏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