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来历故事-对联的来历( 二 )


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来考察,对联的形成是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的 。《诗经》、《楚辞》、诸子百家著作、汉赋、唐诗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对偶句,是对联的原始形式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诗经》中已出现了一些对偶句,如《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再如《大雅·旱麓》中:“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诗经》中的对偶句排列整齐,且字数相等,对后世的唐诗和对联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启迪作用 。春秋末年,各国封建统治者纷纷搜罗一些文人志士,为巩固他们的政权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中逐渐涌现出了不同学派,各流派互相辩难,争芳斗艳 。我国思想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了像孔子、墨子、老子、荀子、庄子等名人,并产生了儒家、墨家、道家等学派的一系列学术体系 。诸子学说论述精辟,特别讲究语言的精练,文章中大量的对偶句可以看做是对联的早期形式,如:“情欲信,辞欲巧”,又如《尚书·益陈谟》中提的“满招损,谦受益”,《论语·雍也》中“乘肥马,衣轻裘”,《论语·述而》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 。《楚辞》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 。《离骚》是辞赋之祖,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骚”体对后来“赋”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其朴素的对仗形式,又为对联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
汉代是我国古代文化昌盛的时期,贾谊、枚乘、司马相如、王褒、扬雄、班固等一大批文学家的赋,对仗工整,较之单行散句有着更为独特的美感形态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对语言工整华丽的进一步追求,又形成了新文体—骈文 。骈文中对句很多,较之汉赋中的对句,在句式的对仗工整及音韵的和谐方面又进了一大步 。
隋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 。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风”的时风,涌现出了大批著名文学家及传世佳作 。其中很大一部分佳作不光是对仗工丽的名句,更是对联的典范,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天水一色,风月无边”;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骆宾王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等 。由此可见,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对联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完善了白身的规则,使对联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
宋代以后,由于受诗词的影响,对联在对仗方面更为讲究 。当时的对联作者匚不在少数,对联的应用范围也有所扩展,从宫廷园囿、庶民百姓的门庭、楹柱,流传到名胜古迹、寺庙廊院 。明清时期是对联的鼎盛时期 。统治阶级对骈文和对联非常看重,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 。文人将时局政见、流派纷争通过对联的形式予以表达 。对联的应用遍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蔚为大观 。对联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谁是第二?”(张之涧出句)“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梁启超对句)“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