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是谁-汉朝草圣是谁

草圣是谁1

草圣是谁-汉朝草圣是谁

文章插图

1草圣是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 。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
2、张旭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曾向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学有所成后为吴道子、颜真卿等钦慕;年长后通过应举或荐举、征辟而入仕,释褐为常熟县尉;先后任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因而被世人称为张长史;大约在乾元二年逝世,享年大约七十五岁 。
3、在书法方面,张旭勤于观察客观事物,善于将客观的自然物象与个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在继承前人书法成就并加以创新而使得自身的狂草艺术在盛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
他是一笔书的创始人,被誉为一代“草圣”!2文/卢秀辉 书法网签约作家:卢秀辉,江苏兴化人 。职业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文艺评论家 。书论上有一句话:匆匆不瑕草书 。因为中国古代人不喜欢断句,这句话从古至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争议的原因,全是逗号惹的祸 。一个句式:匆匆,不瑕草书;还有一个句式:匆匆不瑕,草书 。逗号位置不同,就成了两句话,两层意思 。
第一句话的意思,匆匆忙忙的,是不能写好草书的;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匆匆忙忙的,只能草草而书了 。据说里面还隐藏了哲学态度、人生观及写字的认识、技法、是否习学草书成功的标准 。总之,不一一而足,两个字,头大 。三个字,头真大 。
说这话的人是谁?谁能把六个字说的引起千古之争?能有谁?草圣啊!草圣张芝啊!除了他,还能有谁?在中国人心中,冠以圣的可都是相当了不得、相当了不得的人 。
儒教只有一个圣:孔圣人!书法有两个圣,一个是书圣:王羲之 。一个是草圣,草圣就是张芝 。连李斯那样的人都没有做的了圣,而李斯对于中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字、对于中国书法起到过什么作用,你是懂的 。连个亚圣都没有混上,当然,书法没有亚圣 。当然,羊欣列过多人为书圣,被后代忽略了,而且用了一个巧妙的字代替代:圣书手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此中可见一斑 。当然,也有人被称为亚圣,张芝的四弟张昶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精善章草,被时人称为“亚圣” 。时人,当时的人 。时人,都有点狂热 。比如当下书坛,也是狂捧一片,恨不得有人说他超羲迈芝 。其实是个什么货色,时人说没用,需后人说 。比如,还有人知道,张芝的四弟曾经被时人,称为亚圣?
张芝年轻时候就很了得,亦文亦武,文武双全,举荐也举过,朝廷也征召过,就是不出来做官 。他不仇官,因为他自己就是官宦之后 。他的爷爷张享做过汉阳(今天水)太守 。张芝的父亲张奂更是声名显赫,做过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大司农等,屡立功勋 。张芝的母亲是富家闺秀,淑慧贤良,张芝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贵族之家出生的 。张芝少有志向,勤奋苦学,当时的朝廷太尉认为张芝未来必是文为师宗、武是将表,知道他的人对他都寄予厚望,朝廷也希望他出来建功立业,但是,都被他严辞拒绝了 。他有个虎爸,在他很小时,就在河边立有石桌、石凳、石锁、墨池,便于他兄弟练文习武 。他的母亲更是命家中所有布帛先给儿子练字,然后才去漂洗印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墨池成了真正的墨池 。
张芝之前的草书,字字独立,自张芝,草法才连绵不绝,一笔所成 。偶有笔断处,意却在画中行,所谓的笔断意不断,即是此理 。据说,他将崔、杜之法(特意为崔杜之间作顿号,因为崔杜不是一个人,是两个人,一个叫崔瑗,一个叫杜度,常见人写文章,以为师承崔杜,特此说明,并加以普及) 。烂熟于胸,一笔草法,自创今草 。今草,由他开创,延绵于今 。张芝名动天下,学者如云 。当时行笔迟缓且有波磔的隶书和字字独立带有隶意的章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远远的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代之而兴的是书写起来快捷而流美的“今草”,社会上形成了“草书热” 。张芝今草的成熟,带动了社会的需要,带动了人们对书法审美的需要,便利了人民的工作、生活、学习的需要 。艺术来自生活,即此理也 。艺术高于生活,艺术的目的远远不是服务于生活,而是满足精神的需求,其次,才是为生活服务 。当然,硬抬杠的话,艺术满足于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是服务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