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与主,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1【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与主,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与主,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1、清热消暑:玉米须有凉血、泻热的功效 , 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
2、利尿消肿:玉米须对人体有利尿作用 , 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 。
3、止血: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 , 提高血小板数目 , 能够抗溶血 。
4、助肝胆: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谷固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 , 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玉米须:
玉米须为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 , 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 , 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 , 底部都连接着一个胚珠 。成熟时可长至30厘米或更长 , 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 , 除去杂质 。鲜用或晒干生用 。
作为中药材 , 于秋季收获玉米时一同采收 。
每日一味抗癌中药——玉米须 , 家家户户都有!泄热、利尿效果好2玉米须
【品种来源】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的花柱和花头 。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 , 晒干或烘干 。
【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阿女包儿 。
【性味】味甘 , 性平 。
【归经】归膀胱、肝、胆经 。
【功效】利尿 , 泄热 , 平肝 , 利胆 。
【应用】
常治肿瘤常用于胃癌、肝癌、白血病、胰腺癌、乳腺癌等肿瘤 。
其他应用(1)治急性肾炎:玉米须、西瓜皮、蝼蛄、生地黄、肉桂 , 水煎服 。
(2)治尿道感染:玉米须、金钱草、萆薢 , 水煎服 。
(3)治急慢性肝炎:玉米须、太子参 , 水煎服 。
(5)治胆石症:玉米须、芦根、茵陈 , 水煎服 。
【使用注意】煮食去苞须;不作药用时勿服 。
【文献论述】
《滇南本草》:“宽肠下气 。治妇人乳结 , 乳汁不通 , 红肿疼痛 , 怕冷发热 , 头痛体困 。”
《四川中药志》:“清血热 , 利小便 。治黄疸、风热、出疹、吐血及红崩 。”
每日一中药——玉米须3上文写到的是冬瓜皮 , 日常生活中其实很多人在处理冬瓜的时候直接将皮削掉 , 浪费了 , 并不知道冬瓜皮还有那么好的用处与功效 。而今天要分享的这味药也是“同病相怜” ,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人们也是选择将其弃掉 , 甚至大家伙觉得处理起来很麻烦 , 没那么好处理 , 很是杂乱 。它就是“玉米须” , 一味价值高却成为垃圾桶常客的中药 。
玉米须 , 大家都很熟悉 , 它就是玉米的花柱及柱头 。玉米在全国各个地区均有栽培 , 将玉米采收后 , 一般会在秋后剥取玉米的时候再收集玉米须 。将多余的杂质除去 , 鲜用或者是晒干生用都可以 。
玉米须味甘 , 性平 。主要归属肝经、胆经、膀胱经 。其主要的功效是:利水消肿 , 利湿退黄 。
从其功效很容易看出其主要治疗的疾病:水肿、黄疸 。这两个是玉米须主要治疗的疾病 。首先聊聊水肿 , 玉米须甘淡渗泄 , 主要的功效便是利水消肿 , 当水饮内停 , 肢体浮肿 , 小便不利时 , 可以单用玉米须大剂量的煎水喝 。也可以取玉米须配合泽泻、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利水退肿 。
黄疸 , 中医认为多由湿热为患 。玉米须还有利湿退黄的作用 , 其药性平和 , 阳黄、阴黄均适用 。治疗黄疸时 , 可单独以大剂量的玉米须煎汤饮用 , 也可以配合郁金、茵陈、金钱草等药一起配合使用 。
玉米须鲜用时其剂量需加大 , 否则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另有古籍记载玉米须还能治疗妇人乳汁不通 , 以及有通淋下石之效 , 能够治疗尿路结石等疾病 。
《岭南采药录》:“又治小便淋沥砂石 , 苦痛不可忍 , 煎汤频服 。”
《滇南本草》:“宽肠下气 , 治妇人乳结红肿 , 乳汁不通 , 红肿热痛 , 怕冷发热 , 头痛体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