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叛臣之女却尊为公主最后竟抑郁而终!

多年以来,昭君出塞的故事已经给大家熟知了,王昭君为了民族的团结,和亲远嫁,被后世争相传颂 。然而第一位记入史册的人并不是王昭君,他是汉朝的公主刘细君,比王昭君早72年,并且人家是真正的皇族公主,是名副其实的和亲公主 。
刘细君是汉武帝刘彻的侄孙女,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出生于江都,史称“江都公主”,嫁给乌孙王,又称乌孙公主 。
网络配图
元狩二年,刘建企图谋反失败,畏罪自缢,刘细君母亲连累被杀,当时刘细君幼小,躲过一劫 。当然了,刘细君的和亲也是政局的需要 。当时,汉代新国刚立,根基未稳,战斗力孱弱,因此,北边的匈奴国这个最大的隐患只能以和亲的方法来解决 。但是野蛮的匈奴国,屡次违背盟约 。直到,汉武帝时候,汉朝国力强盛了,朝廷不甘心受制于匈奴,决定以武力征战拿回主动权 。连年征战,匈奴的国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逃到了西北地区,但是仍旧控制着西域的各国,对汉朝的威胁仍然存在 。
当时的乌孙国,兵力强悍,日渐强大,在西域各国中地位显赫,汉武帝决心要拉拢乌孙国 。于是,刘细君的和亲就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诞生了,成为了汉朝远嫁和亲的第一人 。
网络配图
元封年间,年仅16岁的刘细君,作为江都公主下嫁乌孙王昆莫 。不久,匈奴也派宗室女和亲乌孙,聪慧的刘细君,处变不惊,巧妙的化解了匈奴的阴谋,为自己在乌孙国赢得了很好的声望 。
按照乌孙国的风俗,乌孙王死后,刘细君要嫁给下一任王位的继承人,昆莫的长孙军须靡,刘细君虽然为难,但是为了大局着想还是照办了,并为军须靡诞下一女,取名少夫 。
后元二年,刘细君产后抑郁,思乡心切,病逝于乌孙 。刘细君去世后,汉朝又派楚王之女解忧公主嫁给军须靡,从而维持了汉乌两国的长久安定 。
网络配图
刘细君和亲乌孙72年后,王昭君才被赐婚与匈奴单于呼韩邪 。所以,当人们在缅怀王昭君的功绩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刘细君和解忧公主这两位先驱的名字 。
三位深明大义的公主,为我国边境的安全稳定做出了惊人的贡献,实为中国女性的楷模 。
【她是叛臣之女却尊为公主最后竟抑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