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究竟是历史还是传说?

大军阀张作霖没读过几年书,可是为人深谋远略,世事洞察 。正应了《红楼梦》那句话: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所以,老张的文字功底也很有几分气势且不乏韵味 。
老张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很出名,为:
一丸塞函谷;三箭定天山 。
老张自己说,写这副对联憋屈了好几天,十个字比打十场仗还费劲 。这应该是夸张兼自谦的说辞 。
这短短十个字,就腾跳激越着一股豪迈之气 。联中用了两个典故:东汉之初割据甘肃天水的隗嚣想凭函谷关之险与光武帝刘秀分庭抗礼的事、唐朝名将薛仁贵与铁勒作战时“三箭定天山”的事 。
隗嚣和公孙述是光武帝刘秀兴复汉室过程中所遇上的最后两大割据地方枭雄,最后都给刘秀削了,这事儿没有什么好推敲和好怀疑的 。薛仁贵那个“三箭定天山”就太悬乎了,让人难以置信,感觉是个神话故事 。
也真别说,因为这个故事广为流传,于是衍生出了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传奇,在文人推波助澜的创作下,更出现了诸如《薛仁贵衣锦还乡》的剧本、《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等系列小说 。到了近代,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如万梓良主演的《薛仁贵征东》、崔浩然主演的《移江倒海樊梨花》、石修主演的《烽火奇遇结良缘》、保剑锋主演的《薛仁贵传奇》、吴毅将主演的《大唐女将樊梨花》、师小红主演的《薛丁山》等等,让人眼花缭乱 。薛仁贵,简直成了一个堪可和孙悟空、二郎神等人相提并论的神仙级别人物 。
无怪乎人们对薛仁贵这个人以及他的事迹产生质疑了:到底真的假?
答案必须从正史中去找 。
正史中关于唐朝历史的记载,当以新、旧两《新唐书》为权威 。
“三箭定天山”事件,《新唐书.薛仁贵传》是这样记的:“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仁贵虑为后患,悉坑之 。转讨碛北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以归 。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九姓遂衰 。”
《旧唐书》卷八十三《薛仁贵列传》也记得:“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 。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 。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 。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 。”
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在大唐高宗朝,回纥铁勒九姓突厥(九个部落联盟)犯边 。薛仁贵担任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前往讨伐 。回纥铁勒九姓突厥聚兵十余万人,凭借天山(今蒙古杭爱山)有利地形与唐军交战,薛仁贵连发三箭,射落了三名突厥悍将,突厥大军见之,惊为天人,胆落投降 。因为突厥骚扰唐边境达数十年之久,薛仁贵就地活埋降兵,以除后患 。
所以,毋庸置疑,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不是传说就是事实!
两史书的传记中还记,薛仁贵乃是绛州龙门人,家贫,以种田为业 。唐太宗东征辽东,妻子柳氏激励丈夫从军,说:“大丈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而发 。如今天子亲征辽东,寻求猛将,时机难得,夫君何不图功名以自显?”
薛仁贵慨然以从 。
在一个名叫安地的地方,唐将刘君昂被敌人围困,眼看就要玩完 。关键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前往拯救,犹如奔雷闪电一样杀到敌将跟前,手起刀落,斩翻敌将,割其首级悬于马鞍 。敌手吓得心惊胆战,四散奔逃 。
此战,薛仁贵一战成名 。
薛仁贵依仗自己骁勇强悍,在战场上既嚣张又拉风,故意穿戴白衣白甲以引人注目,每战,手持铁戟枪,腰悬双弓,嘴里疾呼,驱马冲锋,所向披靡 。